摘要:近日,台系LED大厂晶电罕见的要求上游备料8个月,同时,5月10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苹果秘密在台砸百亿元扩大投资,在竹科龙潭园区盖新厂,锁定Mini LED与Micro LED这两大新世代显示器技术,并与晶电、友达合作,未来将供应iPhone、iPad等硬体使用。短期来看,苹果此举有望提升专业显示的渗透率。
来源:招商证券(17.73 -0.67%,诊股)
近日,台系LED大厂晶电罕见的要求上游备料8个月,同时,5月10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苹果秘密在台砸百亿元扩大投资,在竹科龙潭园区盖新厂,锁定Mini LED与Micro LED这两大新世代显示器技术,并与晶电、友达合作,未来将供应iPhone、iPad等硬体使用。短期来看,苹果此举有望提升专业显示的渗透率。中长期来看,苹果若率先将Mini背光产品应用在其产品上,将带动Mini LED与Micro LED成本下降,从而进入大规模商用,催化Mini LED与Micro LED显示进入尺寸更小的消费电子领域,进而带来消费电子的替代升级潮。预计Mini LED与Micro LED渗透率将加速提升,更快进入大规模量产,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本周重点关注——苹果加速布局,Mini/Micro LED渗透率有望提升】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 LCD、OLED、Mini LED、Micro LED 等不同种类的显示屏,其中LCD与OLED为主流,且OLED的渗透率不断上升。Mini LED与Micro LED作为显示领域的新兴技术,在功耗和显示效果等多项性能上较OLED与LCD具有优势,且Mini LED已实现小规模量产,但Micro LED的量产仍存在技术瓶颈。未来,MiniLED可能率先量产,应用于手机、电视、车用面板及电竞笔记型计算机等产品上,Micro LED则可应用在穿戴式的手表、手机、车用显示器、扩增实境/虚拟实境、显示屏及电视等领域。此次,苹果加速布局Mini/ Micro LED领域并拟将Mini LED技术应用到其产品上,将带动Mini LED与Micro LED成本下降,从而进入大规模商用,进一步的带来消费电子领域的替代升级潮。
【其他科技热点追踪】物联网:工信部发文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继续深化4G网络覆盖,支持Cat1发展。新型电池:特斯拉分公司最新申请了一项名为"镍钴铝(NCA)电极合成方法"的国际专利,可以达到4000多次充放电循环,进而使电池使用寿命高达约160万公里,是目前技术的三倍多。文娱产业: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提出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全球科技行业股指走势】全球主要股指方面,上周全球股指普涨,纳斯达克指数以5.53%领涨,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德国DAX、俄罗斯RTS、富时100涨幅也相对靠前,分别上涨4.19%、3.93%、3.42%、3.36%、3.23%;仅有孟买SENSEX30下跌0.49%,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发达国家疫情趋于平稳,逐渐重启经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振。科技指数方面,美国科技行业普涨,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领涨;亚太地区科技指数除恒生电讯业指数微跌外,其他科技指数普遍上涨,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领跌。
【全球重点科技公司跟踪】华为:华为携手首批18家车企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商用进程,共同打造消费者感知的5G汽车。特斯拉:特斯拉Model 3车型4月在华零售销量为3635辆,排名第三;1-4月Model 3累计销量为19705辆,在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上排名第一。隆基股份(32.14 +0.44%,诊股):单晶龙头隆基股份再次宣布下调单晶硅片价格。单晶硅片P型M6(166mm)的价格为2.77元,较2月24日的报价下降20.17%;单晶硅片P型(158.75mm)的价格为2.68元,较3月25日的报价下调19.28%。
【科创板企业跟踪】截止到5月12日,上两周共有2家新增科创板企业完成注册并公告发行安排。这里梳理了已注册企业的基本情况,供投资者参考。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提及个股仅表示与相关主题有一定关联性,不构成个股投资建议。
目 录
01
科技前沿及新产业观察
1、本周重点跟踪关注:苹果加速布局,Mini/Micro LED渗透率有望提升
事件:近日,台系LED大厂晶电罕见的要求上游备料8个月,同时,5月10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苹果秘密在台砸百亿元扩大投资,在竹科龙潭园区盖新厂,锁定Mini LED与Micro LED这两大新世代显示器技术,并与晶电、友达合作,未来将供应iPhone、iPad等硬体使用。短期来看,苹果此举有望提升专业显示的渗透率。中长期来看,苹果若率先将Mini背光产品应用在其产品上,将带动Mini LED与Micro LED成本下降,从而进入大规模商用,催化Mini LED与Micro LED显示进入尺寸更小的消费电子领域,进而带来消费电子的替代升级潮。
(1)Mini LED与Micro LED在功耗和显示效果上具有优势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 LCD、QLED、OLED、Mini LED、Micro LED 等不同种类的显示屏。
LCD:通过背光照射通过液晶,根据液晶的光学性质,转换为视觉图像变化。目前应用最广泛。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采用有机材料作为自发光层,基本结构是由一层薄而透明的半导体性质的ITO材料为正极与金属阴极,将有机材料层包夹在中间。有机材料层包括电洞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主要应用于电视、智能手机。
Mini LED:显示领域的新兴技术,指晶粒尺寸约在50-200μm的LED,目前拥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方面可作为液晶显示直下式背光源,采用更加密集的芯片分布来改善背光效果,实现轻薄化与更好的对比度;另一方面以RGB三色LED芯片作自发光显示,将小间距LED应用中的芯片尺寸与间距进一步缩小。
Micro LED:显示领域的新兴技术,指晶粒尺寸小于50μm的LED,由数百万个Micro级别的LED组成,是将成长于原生基板上微米等级RGB三色LED芯片搬运至显示基板上,矩阵排列RGB像素经由定址控制其亮暗程度而行程全彩化。
与OLED与LCD对比,Micro LED与Mini LED具有分辨率高、功耗低、亮度高、显色度高、可弯曲程度高的优势,使用寿命也比两者长,但是目前供应链成熟度与价格优势相对不足。
对比Micro LED与Mini LED,两者的显示原理具有本质区别,因此应用领域也略有不同。Micro LED 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通过将LED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可以让LED单元小于100微米,与OLED一样能够实现每个图元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MiniLED又名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意指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以上的LED,简单来说是传统LED背光基础上的改良版本。因此,两者应用领域也会有一定区别。MiniLED以HDR、异型显示器等背光源应用为诉求,适合应用于手机、电视、车用面板及电竞笔记型计算机等产品上;Micro LED则可应用在穿戴式的手表、手机、车用显示器、VR/AR、显示屏及电视等领域。
(2)Mini LED已小规模量产,Micro LED量产存在技术瓶颈
从各类产品的渗透率来说,LCD和OLED是目前主流的两大显示屏类型。LCD是平板显示器件的主流,2016年LCD在显示器件的渗透率为97%。OLED具备色彩饱和度高、更轻薄、可视度更大、可柔形弯曲、能耗较低等优势,近年来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显示屏供应链咨询公司(DSCC)的预测,至2023年OLED的渗透率将提升至12%,由于存在大尺寸瓶颈,OLED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与电视。
Mini LED已开始小规模量产,但并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在2019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已经出现多款Mini LED产品,如华硕展出的一款专业级的显示器 ProArt PA32UCX,这款显示器使用10bit 4K分辨率的面板,峰值亮度高达1200nits,并具有97%的DCI-P3色域覆盖、89%的Rec.2020色域覆盖,海信也推出了一款145寸的Mini LED电视。此外,晶电、亿光、隆达等台系LED厂已迈入小量出货阶段。根据LEDinside发布的《Mini LED与HDR高端显示器市场报告》,Mini LED背光显示器在亮度、信赖性等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有机会抢攻高端显示器市场,并且可延长液晶显示器的生命周期,预估2024年Mini LED背光在IT、电视及平板应用的渗透率,分别有机会成长至20%、15%及10%。
Micro LED存在巨量转移瓶颈,尚未进入量产。三星曾连续两年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使用Micro LED技术的电视“The Wall”,但是该产品并未进入量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Micro LED显示器进入实际量产存在巨量转移问题,即如何将数量庞大的微米尺寸LED芯片转移到电路基板上。
(3)A股相关标的梳理
由于三星在小尺寸OLED面板的市占率在90%以上,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因此苹果有意突破Mini LED、Micro LED相关技术,部分意在减少对三星的依赖,并再次引领消费电子领域创新。短期来看,苹果此举有望提升专业显示的渗透率。中长期来看,苹果若率先将Mini背光产品应用在其产品上,将带动Mini LED与Micro LED成本下降,从而进入大规模商用,催化Mini LED与Micro LED显示进入尺寸更小的消费电子领域,进而带来消费电子的替代升级潮。目前国内也已经有多家厂商在相关领域进行布局,其中三安光电(23.92 -1.03%,诊股)已经成为三星The Wall电视首要供应商。
我们认为Mini LED与Micro LED渗透率将加速提升,更快进入大规模量产,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2、其他科技热点跟踪
1)物联网——工信部发文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
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推动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Cat1迁移;打造一批NB-IoT应用标杆工程和NB-IoT百万级连接规模应用场景。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继续深化4G网络覆盖,支持Cat1发展;进一步加大NB-IoT网络部署力度,按需新增建设NB-IoT基站,县级及以上城区实现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
2)数据中心——上海:在计划新增6万个的基础上研究继续新增一批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表示,在近三年已计划新增6万个机架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考虑确保不突破GDP能耗强度指标,同时我们要统筹好能耗的总量和增量,尽可能地研究继续新增一批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更好地为上海新一轮新基建奠定基础。
3)卫星互联网——中国联通(5.16 -0.77%,诊股)助力卫星互联网“新基建”,海陆空四大卫星系列产品亮相
近日,联通航美联合浙江联通共同举办了首届全时空一体化应急卫星通信展,沃星海、沃星陆、沃星空、沃星图四大卫星系列产品齐亮相。其中,沃星空为航空公司和乘客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沃星海产品适用于散货船、集装箱船、渔船、游轮、海工船、科考船、油气运输船、海洋作业平台、海洋牧场等领域。
4)人造肉——人造肉第一股一季度营收好于预期,股价盘后波动约12%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一季度净营收9710万美元,预期8820万美元,推迟发布全年营收预期。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270万美元,2019年同期亏损210万美元。一季度净营收9710万美元,分析师预期8820万美元;本公司推迟发布全年营收预期。Beyond Meat美股盘后一度跌超6%,随后转而涨超6%,股价大体上波动于95.41-106.00美元区间。
5)新型电池——特斯拉成功申请4000次充放电专利,可行驶160万公里,是目前的三倍多
加拿大特斯拉分公司最新申请了一项名为"镍钴铝(NCA)电极合成方法"的国际专利。该技术使电池可以达到4000多次充放电循环,进而使电池使用寿命高达约160万公里。目前特斯拉动力电池寿命只有50万公里左右。目前许多车型上三元锂电池充放次数大概在1000次左右,最耐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次数也仅有2000次左右。(新浪科技)
6)文娱产业——国务院: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国务院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7) 生物识别——商汤科技参与主编,IEEE首个生物特征活体检测国际标准发布
由商汤科技参与主编的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首个生物特征活体检测国际标准《生物特征识别活体检测标准》(IEEE Std 2790-2020)已于日前正式发布。这一标准将进一步促进人脸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安全地使用。目前,由商汤科技主编的《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已正式立项,该标准将进一步加速人脸识别技术标准化进程,引导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的安全、健康发展。
8)AI+光伏——华为拟进一步将AI整合到其光伏业务中
据报道,继去年开发出首款基于人工智能(AI)的光伏逆变器后,华为打算进一步将AI整合到其光伏业务中。该公司制作的一份AI路线图文件显示,它将把AI集成到组串式逆变器中,通过将它们转换成为智能PV控制器、开发AI推理模块以及创建一个AI训练和推理平台。(C114通信网)
9)交通强国建设——施工图敲定,交通强国建设“新老并进”,一批投资千亿元级别重大工程加速启动
近期江苏、浙江等多地公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一大波投资千亿元级别的“超级工程”将加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快传统交通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交通新基建也驶入“快车道”,充电桩、智慧交通项目成为地方抓紧布局的要地,形成发展的新动能。(经参)
10)服务器——中国电信启动2020年服务器集采:预估规模56314台,H系列横空出世
日前,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服务器(2020年)集中采购项目货物招标集中资格预审公告。公告显示,本次集采共分为8个标包,共计56314台。其中H系列是指CPU类型为鲲鹏920系列处理器或Hygon Dhyana系列处理器,共集采11185台。(c114)
11)知识产权——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
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商业银行落实单列信贷计划和放宽不良率考核等政策,丰富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增加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具供给。依法依规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积极复制借鉴现有成熟经验,以产业链条或产业集群高价值专利组合为基础,支持构建底层知识产权资产;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配套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注:此处个股仅作列示,不代表个股投资建议,具体个股推荐请以招商各行业研究为准。
3、 上周重点科技热点回顾
4、全球科技行业股指走势和公司动态
发达国家疫情趋于平稳,逐渐重启经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振。欧美发达国家新增病例逐日下降,欧美多国开始逐步复工。4日起,意大利逐步复工;10日,英国首相宣布了解除英国封锁并重启经济的“首批谨慎步骤”,呼吁全英民众复工;西班牙11日起对疫情相对不严重的地区放松部分限制措施,涉及全国大约一半人口;同日法国亦部分“解封”,大约40万家企业将恢复运营,87.5万名员工复工;美国多州也已经逐渐复工。疫情冲击见顶,经济重启带动全球股市普涨,纳斯达克指数领涨。
主要股指涨幅情况:上周全球股指普涨,纳斯达克指数领涨,仅有孟买SENSEX30下跌。具体来看,纳斯达克指数以5.53%领涨,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德国DAX、俄罗斯RTS、富时100涨幅也相对靠前,分别上涨4.19%、3.93%、3.42%、3.36%、3.23%;孟买SENSEX30下跌0.49%。
(1)美国逐步复工,科技板块普涨
上周五美国公布4月非农就业数据,非农就业人口减少2050万,略好于预期的-2200万,失业率大幅攀升至14.7%,优于预期16%,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已经基本全面体现。虽然失业率创下二战后最差记录,但优于市场预期,因此市场对此反应依然积极。同时,美国疫情出现拐点迹象,自5月8日起,新增病例数连续4日下降,在特朗普的推动下,美国几乎所有50个州都已开始放宽对日常业务和社交生活的限制。随着美国疫情出现下行迹象以及逐步复工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修复,上周科技板块普涨,费城半导体指数领涨。
上周美国科技行业普涨,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领涨,涨幅为7.72%。此外,纳斯达克生物技术、费城半导体、标普500信息技术、标普500通信设备、标普500医疗指数分别上涨7.48%、6.80%、5.88%、3.52%、3.38%。
(2)亚太地区科技指数普涨
上周亚太地区科技指数除恒生电讯业指数微跌外,其他科技指数普遍上涨。具体来看,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以8.07%领涨;半导体(申万)、通信(中信)、电子元器件(中信)、台湾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台湾生技医疗指数上涨,涨幅分别为5.08%、4.71%、3.79%、2.48%、2.37%、1.64%;恒生电讯业指数微跌0.01%。
(3)全球重点科技公司跟踪
02
科创板企业跟踪
截至2020年5月12日,过去两周新增2家科创板企业已完成注册并公告发行安排,这里梳理了已注册企业的基本情况,供投资者参考。
*注:此处个股仅作列示,不代表个股投资建议,具体个股推荐请以招商各行业研究为准。
以上2家科创板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 奥特维(-- --,诊股)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光伏行业和锂动力电池行业。公司应用于晶体硅光伏行业的设备(简称“光伏设备”)主要包括常规串焊机、多主栅串焊机、硅片分选机、贴膜机、激光划片机等,应用于锂动力电池行业的设备(简称“锂电设备”)主要是模组生产线、PACK生产线、模组PACK生产线(以下统称“模组PACK线”)。另外,公司还销售设备配套的备品备件,提供设备改造升级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通过采用机械、电气、电子、光学、机器视觉、机器人(13.40 -0.30%,诊股)、计算机等技术,实现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并应用于下游行业的精密加工、检测和智能制造,协助客户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2. 德马科技(-- --,诊股)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物流输送分拣系统、关键设备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是国内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研发、制造的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服装、医药、烟草、新零售、智能制造等多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面向国民经济需求,通过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的应用,可切实有效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水平,降低社会物流运行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公司高度重视高端物流装备技术的发展,长期致力于智能物流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在核心部件、关键设备、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科研成果,具备较强的技术竞争优势。公司拥有浙江省政府认定的专业研究物流自动化装备的企业重点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州市院士工作站和“浙江领军型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