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银行存款成本边际改善 不良/拨备再夯实

摘要:展望未来,考虑到永续债加速发行以及优先股发行主体放开,我们预计未来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仍将成为各家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渠道。大中型银行永续债发行速度较快,优先股也在同步推进中,而随着银保监发〔2019〕31号的下发,预计2020年小型银行的优先股发行也将逐渐展开。

来源:兴业证券(6.19 -1.75%,诊股)

投资要点

盈利:利润增长稳健,规模扩张加速、成本居高位。样本银行整体19A净利润增速(+6.7%)较9M19(7.2%)小幅放缓,但全年维度仍保持稳健增长。其中4Q19收入端以量补价,成本支出居高位,净利润增速小幅放缓。分个股来看,邮储、招行、光大、平安等银行的利润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同时,除平安银行(12.61 -2.78%,诊股)转债完成转股进而导致ROE小幅下行外,邮储、招行、光大的ROA、ROE均有不同幅度上行。。

结构:回归传统存贷业务,零售定期化仍明显。样本银行整体规模同比+8.8%,农行、招行、中信、民生、平安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2019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零售端的按揭、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灵活性更高的票贴,消费贷款与信用卡贷款有所控制;对公贷款中制造业、批发零售、采矿业等不良率较高的行业压降,交通运输、金融地产、水利环境、租赁商业等平台/地产类贷款增配。存款方面,行业2019年零售存款占比普遍提升但零售定期化趋势明显,除建行、交行外,存款活化率普遍下降。

息差:上半年核心矛盾在于存款,下半年转向贷款。行业整体19A净息差为2.14%,同比微降2bps、环比1H19微降1bps,息差下行的核心矛盾在于存款成本同比大幅上行(+16bps)。19H1息差核心矛盾在于存款成本的大幅上升,但在结构性存款管控、存款竞品收益率下行趋势下19H2存款成本持平于19H1;19H2在新LPR报价机制推出、政策引导实体融资利率下行形势下息差核心矛盾转向贷款利率,19H2贷款收益率相对19H1下行5bps。2020年在LPR下行趋势相对明确形势下,息差核心矛盾再次转向存款成本。息差的对冲仍有待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准备金释放、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加强结构性存款管控等方式减轻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资产质量:不良改善、拨备增厚至近年高位,后续趋势仍需观察。行业整体名义不良率加速下行,认定标准进一步趋严,资产质量大幅夯实。同时,生成/核销减缓、减值计提相对节约,拨备增厚至近年高位。后续不良趋势仍需观察,但对公问题处置高峰或已经过去。

资本:充足率继续上行,多手段补充推进。展望未来,考虑到永续债加速发行以及优先股发行主体放开,我们预计未来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仍将成为各家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渠道。

目前银行业整体0.68xPB左右的静态估值,中期市场对银行业绩的不确定性仍存在悲观预期,需要银行以年内经营结果加以自证。近期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频繁,提升了政策协同效用。随着企业的陆续复工,3月信贷大概率呈现加速投放态势,配合3月明显发力的债券发行,整体社融也处于积极回升中。同时,在政策、监管及市场共同作用下,银行负债成本走低或逐渐兑现。考虑行业基本面稳健、估值低位带来的安全边际以及市场波动避险情绪升温,银行板块配置价值提升,维持行业推荐评级。个股上,推荐基本面稳定、受监管影响较小的大行与招行;关注基本面弹性较大的兴业、光大、平安等,以及持续深耕普惠零售领域的常熟、邮储银行(5.26 -0.19%,诊股)。

风险提示:不良超预期暴露,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超预期下行。

报告正文

截至2020年3月底,6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行(招行、中信、民生、光大、平安)2019年年报均已披露完毕。2019年行业经营出现积极变化,同时也伴随着监管指引有所趋严。单一银行的变化可能存在个体因素的扰动,但上市银行整体数据所体现的趋势,对于投资者回看近期货币政策效果、了解银行经营行为及预判未来趋势,或将提供一些帮助。基于此我们编制了本报告,主要从行业与个体层面分析2019年度商业银行的经营变化。

考虑样本基期可比性,下文所指“样本银行整体”为目前已经披露2019年年报的A+H大中型银行共11家(包括6家大型银行及招商、中信、民生、光大、平安5家股份制银行)。以2019Q3数据统计,上述11家银行占整体上市银行总资产的78%,总归母净利润的83%,基本可以反映上市银行整体经营情况。

一、盈利:利润增长稳健,规模扩张加速、成本居高位

样本银行整体19A净利润增速(+6.7%)较9M19(7.2%)小幅放缓,但全年维度仍保持稳健增长。其中4Q19收入端以量补价,成本支出居高位,净利润增速小幅放缓。从利润驱动因素来看:收入端息差走弱但规模扩张加速,一定程度实现以量补价,中收与其他非息保持平稳,19A收入增速小幅放缓(19A:9.2%;9M19:10.2%);成本端,减值计提一季度超季节性抬升后二三四季度有所节约,与大中型银行计提节奏相对前置有关,值得注意的是4Q19成本收入比同比小幅上行,成本支出仍居高位,预计与各行科技金融等战略性转型投入有关。

\

分业务来看,息差小幅走弱叠加生息资产扩张,净利息收入保持大个位数增长(+6.8%);中收接近两位数增长(+9.9%),主要拉动因素在于银行卡、结算类业务增长积极,与银行近2-3年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息息相关,同时代理、投行、托管类业务拖累减小;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相对积极(+26%),不过19年利息与其他非息收入仍然受I9准则切换影响。盈利能力方面,ROA稳定在0.95%左右,但由于部分银行进行资本补充后杠杆下行因此行业ROE小幅下降0.71pcts至11.91%。

分个股来看,邮储、招行、光大、平安等银行的利润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同时,除平安银行转债完成转股进而导致ROE小幅下行外,邮储、招行、光大的ROA、ROE均有不同幅度上行。样本银行全年ROA 0.95%,ROE 11.9%较上年有较为明显的下行,主要是4大银行利润/净资产增速差较大所致。

\

二、结构:回归传统存贷业务,零售定期化仍明显

资产规模稳步扩张,结构进一步回归本源。样本银行整体规模同比+8.8%,农行、招行、中信、民生、平安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贷款方面,行业整体增长10.8%,邮储、招行、民生、平安贷款增长相对积极,保持15%左右的增长。存款方面,行业整体增长7.9%,民生、光大、平安存款增长相对积极,在14%以上。

从存贷款占比来看,除了工行、建行外,其余银行贷款占比均有不同幅度上行,其中邮储、交行提升3pcts左右;除了工行、建行、农行外,其余银行存款占比亦有不同幅度上行,其中光大银行(3.59 -0.83%,诊股)提升幅度最大,在6pcts左右,显示其年内在负债管理方面的积极成效。

\
\

贷款结构与结构变化来看,行业2019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零售端的按揭、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灵活性更高的票贴,消费贷款与信用卡贷款有所控制;对公贷款中制造业、批发零售、采矿业等不良率较高的行业压降,交通运输、金融地产、水利环境、租赁商业等平台/地产类贷款增配。

\
\

具体从存款结构与结构变化来看,行业2019年零售存款占比普遍提升但零售定期化趋势明显,除建行、交行外,存款活化率普遍下降。个股角度,19年存款增长最为积极的光大银行零售存款占比提升幅度最大,但与此同时活化率也有较大幅度下行。

\

三、息差:上半年核心矛盾在于存款,下半年转向贷款

行业整体19A净息差为2.14%,同比微降2bps、环比1H19微降1bps。19年样本银行息差下行的核心矛盾在于存款成本同比大幅上行(+16bps),所幸市场化负债成本明显下行,整体付息率上行得以控制。而资产端受益于高定价零售、小微占比提升,综合生息率上行(+3bps),进而对负债成本上行形成部分对冲,最终息差小幅微降2bps。

\
\

拆分上下半年来看:上半年息差核心矛盾在于存款成本的大幅上升,但下半年在监管加强对结构性存款管控、存款竞品收益下行形势下,存款成本升幅较1H19放缓,19H2存款成本持平于19H1的1.74%。下半年息差核心矛盾在于新LPR报价机制推出、政策引导实体贷款利率下行背景下,贷款利率的下行,19H2贷款收益率相对19H1下行5bps。

从个体角度来看,光大、平安、民生年内利息收入口径有所调整,将信用卡分期收入确认进利息收入,同时而民生银行(5.71 -0.17%,诊股)还还原了I9准则切换影响,进而上述银行息差同比提升较为明显。中信银行(5.13 -0.97%,诊股)下半年对利息收入口径进行调整,但并未对19H1数据进行调整,因此中信19H2vs19H1数据并不可比。

边际变化上,19H2除民生外,各家银行贷款收益率均有不同幅度下行,建行、邮储下行幅度较小;存款成本方面,农行、中行、交行、民生、平安存款付息率均有不同幅度改善,预计与上述公司的主动负债有所控制有关。

2020年行业息差核心矛盾再次转向存款成本。全年经济不确定背景下,支持民企/小微/制造业仍然是政策着力重点,对银行减息降费诉求依然较强。3月底逆回购的调价大概率将指引4月MLF下调,进而全年LPR带动贷款定价下行趋势相对确定。息差的对冲仍有待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准备金释放、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加强结构性存款管控等方式减轻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

四、资产质量:不良改善、拨备增厚至近年高位,后续趋势仍需观察

名义不良率加速下行,认定标准进一步趋严,资产质量大幅夯实。19A样本银行整体口径的不良率继续下行至1.39%,19年以来不良率下行有所加速。积极的变化不仅来自表观不良率的变化,同时:1)截至19A关注+不良贷款占比已从1H16高峰时期的5.21%降至3.71%;2)逾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下降更快;3)不良涵盖口径进一步扩大、不良确认口径日趋严格,期末逾期90天以上/不良贷款、逾期60天以上/不良贷款指标持续改善,目前90D逾期/不良比率为69%(同比-7pct),大行确认更加审慎。上述变化都指向银行19年在夯实资产质量、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上做了加速储备。

生成/核销减缓、减值计提相对节约,拨备增厚至近年高位。行业整体加回核销处置的不良净生成(TTM)速度放缓,同时信用成本继续稳居高位(19A样本银行信用成本1.23%,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小幅提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组合拨备等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改善,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

后续不良趋势仍需观察,但对公问题处置高峰或已经过去。近两年不良率下行相对持续,但不良新发生率的趋势仍需在2020年经营结果中持续验证。尤其是考虑到当前外部疫情形势严峻、国内经济企稳信号仍有待观察。而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资产质量波动至少滞后经济周期1-2个季度,不良改善趋势目前难言稳定。不过分行业来看此前不良率不断上行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似乎已经有所收敛,或指向前一轮不良的处置高峰已过。而消费类信贷的不良问题在去年已经引起商业银行不同程度的重视,各行19年资产摆布中也多少体现出了控制消费贷和信用卡风险的倾向,相信最终的资产质量波动相对可控。

\

五、资本:充足率继续上行,多手段补充推进

样本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化较大,除邮储外,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高出监管要求超过2个百分点,对行业的资本充足水平起到明显的正向拉升作用。其余中小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高出监管要求1个百分点上下,面临补充资本需求,各家银行也在积极推进资本补充相关工作。

年初至今中信、平安、江苏等中小型银行抓住权益市场有利时机陆续进行了可转债再融资,形成中期资本补充来源,同时平银转债、宁行转债和常熟转债已经顺利转股。目前全部样本银行中(包括尚未披露年报的银行),转债融资尚余交行、上海银行(8.29 +0.12%,诊股)等处于推进状态,普通股的补充主要是南京、宁波、杭州和贵阳银行(7.68 -0.52%,诊股)。

展望未来,考虑到永续债加速发行以及优先股发行主体放开,我们预计未来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仍将成为各家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渠道。大中型银行永续债发行速度较快,优先股也在同步推进中,而随着银保监发〔2019〕31号的下发,预计2020年小型银行的优先股发行也将逐渐展开。

六、投资建议

目前银行业整体0.68xPB左右的静态估值,中期市场对银行业绩的不确定性仍存在悲观预期,需要银行以年内经营结果加以自证。近期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频繁,提升了政策协同效用。随着企业的陆续复工,3月信贷大概率呈现加速投放态势,配合3月明显发力的债券发行,整体社融也处于积极回升中。同时,在政策、监管及市场共同作用下,银行负债成本走低或逐渐兑现。考虑行业基本面稳健、估值低位带来的安全边际以及市场波动避险情绪升温,银行板块配置价值提升,维持行业推荐评级。个股上,推荐基本面稳定、受监管影响较小的大行与招行;关注基本面弹性较大的兴业、光大、平安等,以及持续深耕普惠零售领域的常熟、邮储银行。

风险提示:不良超预期暴露,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超预期下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