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首个阶段监管层和上交所都力求科创板“稳”字当头,而在企业包容性方面有所保留,那么随着又一个阶段性高潮来临,对于企业包容性的提升将是一大看点。
“十一”长假休整后,科创板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企业发审小高潮。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十一”长假结束后的近10天时间里,科创板上市委先后要审核多达近10家科创板企业的上市申请,这样的节奏相比过去一段时间有了明显提速的迹象。
在科创板审核提速的同时,对企业类型的包容性也在逐步提升,近期一些特殊类型企业的“首家过会”出现,而这些特殊类型的企业的群体还将在科创板审核提速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本市场对各类型科创企业的支持。
中报窗口后迎来高潮
在国庆长假后,科创板的审核工作立马就要热闹起来,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从10月10日“十一”长假后的第一次上市委会议到目前已经公布审核的最后一次会议,短短的7日中,上交所一共安排了4场上市委会议,共计有普门科技、三达膜、联瑞新材等9家企业接受审核。
“明显可以看到科创板审核在提速,8月以及9月前半段时间里,审核节奏维持在了一周一审,甚至有的节点跳过没有安排审核会,如今7天时间里就安排4场审核9家企业上会,上交所应该是要消化一些存量企业了。”上海地区一家中大型券商科创板分析师表示。
那么,科创板审核提速的背景是什么,显然众多科创板企业完成中报信息的更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7月31日开始,陆续有科创板企业因为要补充中报的信息进入“中止审核”的状态,但很快这一群体迅速扩大,最高峰一度有接近90家企业因为补充中报信息而暂时停下脚步,算上首批集体上市的科创板企业,科创板处在正常审核节奏中的企业并不多,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支撑上交所审核提速。
随着9月底补充中报时间截止临近,各家企业抓紧补充中报,最终在十一长假之前绝大部分企业均已恢复了政策审核。截至10月7日,中止审核的企业仅有2家,处在问询阶段的企业恢复至78家。
另一个审核提速的原因是9月开始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数量也在增多,上交所也必须要维持科创板注册制的政策消化节奏。
根据上交所提供的信息显示,9月申报科创板的企业数量有8家,相比之下8月份新申报的企业仅有3家。
“中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多申报的企业也是补充了中报后开始申报的,另一方面各地方储备和辅导的企业也陆续有一些开始出来冲击科创板,总体来说科创板要迎来首批企业上市后的第二个阶段性小高潮。”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券商资深保代认为。
企业包容性提升
如果说首个阶段监管层和上交所都力求科创板“稳”字当头,而在企业包容性方面有所保留,那么随着又一个阶段性高潮来临,对于企业包容性的提升将是一大看点。
截至10月7日,已有43家企业拿到了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文件,其中有33家企业成功上市,但在目前已经拿到证监会同意注册文件的企业中既没有红筹架构的企业也没有未盈利生物科技类企业,也没有同股不同权的企业。
但就在“十一”长假前夕,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优刻得顺利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发审会,如果最终能够获得证监会的注册同意,内地资本市场同股不同权的空白将被填补。
另外,目前申请科创板上市企业对于上市标准的选择也可以看出科创板在企业包容性方面有提升空间,作为上交所专门支持未盈利新药研发企业的第五套标准一直以来鲜有企业通过这一通道上市。
但截至10月7日,已经陆续有5家企业申请,其中9月底君实生物和神州细胞相继申报科创板,随着首家第五套标准企业泽璟生物审核进度向前推进,科创板出现首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也指日可待。
“这一次科创板加速审核这些之前被市场寄予厚望的特殊类型企业数量肯定会有明显的提升。在此之前,监管层在首批企业的选择上还是求稳为主,因此前几批上市企业大多和原IPO体系下的企业没有太多区别,科创板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市场也期望在企业类型和包容度方面,改革可以再进一步。”北京地区一家中字头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外,红筹架构企业目前在科创板也是空白,而近期交易所方面明确表态将加速这类企业的审核细则,支持红筹架构企业申报发行。
上交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总经理魏刚在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时表示将进一步提高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创造条件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更多类型的企业来科创板上市。
魏刚透露支持红筹企业科创板上市的方案基本已经成型,他表示:“现在红筹企业为什么报得少,主要原因是有些关键政策还没明确。对于这些政策,上交所已经做了系统梳理,证监会也很支持,有关部门正和我们一起在做方案,相信涉及红筹企业的这些制度将很快落地。方案涉及红筹企业股份境内托管、红筹企业优先股、部分红筹企业股本总额不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