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全球第二 外资稳定加仓
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何在?(锐财经)
本报记者 孔德晨
李 栋制图(新华社发)
4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余额为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冲击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外部影响并没有给中国债券市场带来巨大波动,从总体看,中国债券市场运行平稳、稳中向好。
债市运行平稳防疫添信心
“从一季度的发行和余额保有量来说,中国债券市场不论是增速还是规模都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债券市场的稳步发展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金融层面上有效缓解了实体经济受到的资金面压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一季度债券市场平稳运行,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中国的疫情防控相对比较成功,市场恐慌情绪并不严重,所以整个金融市场没有出现太大波动。”曾刚说,“另一方面,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支持各类机构融资,保障市场流动性宽裕。疫情防控政策的得当以及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持为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去年以来,债券市场的违约率一直颇受社会关注。数据显示,防疫期间违约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整体违约风险可控。赵锡军强调,当前应当区分哪些是受非疫情影响而正常淘汰退出市场的企业,哪些是因为疫情而使其流动性受到影响的企业,对于后者应适当给予支持,疏通融资通道,降低违约风险。这一方面能减少投资人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对企业造成的损害,维持企业正常运行。
多位专家建议,随着债券市场余额保有量的增加,要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管理新发行资金,把这些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
降低民企和小微融资成本
债券发行规模增加的同时,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也持续走低。
央行数据显示,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同比明显增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情况进一步改善。一季度,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3万亿元,同比增长35%;净融资规模超1.7万亿元,同比多增8000多亿元;发行量与净融资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与此同时,一季度民营企业发债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50%;净融资规模约930亿元,创近三年来新高。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配合,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普遍降费,取消反担保要求,提升服务效率,加快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展期,优先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和贴息等。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全部用于发放小微贷款。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拓宽渠道。
“民营企业发债同比增长50%,与中央对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很大关系,这也反映了政策正在落地生效。”曾刚介绍,由于部分小微企业还不具备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能力,可以通过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中小微企业的集合债券,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债券受境外投资者青睐
中国债券始终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新增境外法人机构26家,境外机构净增持量为597.0亿元。截至3月末,共有822家境外法人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2.26万亿元人民币。
富时罗素近日公布的3月分类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债券的市场准入等级继续保留在可能从LEVEL1上调至LEVEL2的观察名单。富时罗素同时表示,认可中国监管层为改善中国政府债市场准入而作出的努力。
外资稳定加仓,中国债市魅力何在?
赵锡军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相比其他国家更加平稳,是债券市场受青睐的基础。其次,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开放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境外投资者投资越来越方便,限制越来越少,是中国债市吸引外资的客观条件。
曾刚指出,中国债市在固定收益率市场上的相对投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收益率水平基本都在零利率左右,许多国家采取了无底线的宽松政策,但中国债券市场离零利率还有一定距离,收益率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因此具有相对投资价值。“如果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利差就构成了投资溢价。”曾刚说,“再加上中国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更好,所以外资坚定地增加持有量,我认为是很正常的。”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