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数量来看,大宗商品中原油同比4.5%,铜材同比升至13.3%。从价格来看,原油价格仍然回落,铁矿石和汽车制造价格回升。从国别来看,我国对美国进口大幅跌至-12.65%(前值2.4%);对欧盟进口同比回升至-6.5%(前值-18.9%),对香港进口同比回升至-29.1%(前值-34.5%)
来源:国金证券(9.57 -2.25%,诊股)
基本结论
数据:美元计价下,3月出口同比-6.6%(前值-17.2%),进口同比-0.9%(前值-4.0%),贸易差额199亿美元(前值-71亿美元)。
人民币计价下,3月出口同比-3.5%(前值-15.9%),进口同比2.4%(前值-2.4%),贸易差额1394亿元(前值-426亿元)。
1、3月出口同比跌幅收窄,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需求较强支撑出口,但受海外疫情影响,美欧需求较弱,出口整体依然偏弱。从国别上看,3月出口同比跌幅收窄的关键原因在于对东南亚等国出口较强,对东盟出口同比为7.2%(前值-5%),对日本的出口同比-1.2%相对保持稳定。但受到疫情影响,海外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盟相关国家需求偏弱,美国ISM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欧洲制造业PMI收缩区间内下滑至44.5。因此,对美国出口同比为-20.8%(前值-27.4%),对欧盟出口同比为-24.2%(前值-29.9%),对香港出口同比为-12.6%(前值-20.4%)。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回升动力较为强劲,出口同比回升至-4.5%(前值-17.9%),但来料加工回升力度较弱,同比回升至-14.5%(前值-22.7%)。从商品类别来看,钢材出口数量同比为正,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幅下跌至-23.3%,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为负,分别为-7.5%和-9.0%。
2、3月进口同比收窄,主要原因在于复工复产以及部分2月需求延后至3月带来的需求改善。从数量来看,大宗商品中原油同比4.5%,铜材同比升至13.3%。从价格来看,原油价格仍然回落,铁矿石和汽车制造价格回升。从国别来看,我国对美国进口大幅跌至-12.65%(前值2.4%);对欧盟进口同比回升至-6.5%(前值-18.9%),对香港进口同比回升至-29.1%(前值-34.5%)
3、3月的进出口同比改善超预期有四点启示。第一,部分原因在于一次性需求的释放。3月进出口同比跌幅收窄有部分原因在于2月停滞的贸易在3月集中释放,实际需求的改善程度可能没有这么大。第二,未来出口出现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不高。海外疫情仍在蔓延,且疫情影响下供给和需求同时受到影响,导致海外需求在短期可能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目前来看,只有对东盟的出口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但这种趋势可能不会持续,叠加美欧需求仍然低迷,最终将影响整体需求。第三,未来进口改善的确定性较大。从国内疫情的形势来看,疫情对中国需求的影响最坏的时间应该已经过去,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率逐渐回升、政策逐步转向刺激经济,国内的生产和消费预计将逐步回升,尤其在“稳增长”的政策支持下,未来基建、消费可能回升力度较大,从而对进口形成支撑。第四,制造业不容乐观。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来料加工的角度考虑,3月出口数据的改善主要集中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出口仍然低迷。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当中扮演中游组装、加工和制造的角色,所以来料加工出口下滑可能预示着制造业的下滑;二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角度考虑,我国制造业相对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相关产业,但3月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下跌也可能预示着制造业下行。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失控、政府应对不当、行业影响过大。
风险提示:
1、疫情扩散速度和范围远超预期,导致经济和社会活动受到重大影响;
2、政府应对措施和方法不当,导致恐慌性情绪和预期混乱;
3、部分行业受到负面影响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