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1日讯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相关数据显示,国内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深受行业注目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在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2%。小小数值的波动涨跌间,透漏着哪些关于居民文化消费的秘密呢?疫情下,丰富的新兴文化和旅游业态发展迅速又为文化消费带来着怎样的影响?
疫情下,文化和旅游行业为求自救开启了漫长的触“云”之路,探求与改进中,无意间丰富了业态,引领了全民文化和旅游消费趋向的转变。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旅游新型业态等重点产业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为进一步满足疫情下的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需求,各地政府部门也是倾“囊”相助,云端展演提质增量、专项资金对口扶持、文化消费券惠民发放、防疫细则指南规范、景区影院逐步开放……在有序且稳定的推进中,文化产业“元气”在慢慢复原,释放出勃勃生机。
2020年CPI中文化消费表现几何?
为更明显的对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价格涨跌幅数据进行观察,中国经济网记者进行了数据整理,根据数据很清楚的能够看到相关数值的波动变化。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对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的涨跌幅而言,其波动程度远远大于“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价格。受疫情影响,食品烟酒、医疗保健等等方面的消费价格客观影响着整体的波动。
就“环比”而言,3月份成为了涨跌幅的“分水岭”。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自2020年3月起呈现下跌趋势,3月份环比下跌1.2%,4月份环比下跌0.9%;“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价格3月份环比下跌0.1%,4月份环比-0.2%。
纵观1-4月数值波动情况不难看出,“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价格趋向放缓,数据维稳。这与政府出台的相关惠民利民政策息息相关,也与疫情下居民宅家的精神文化需求密不可分。
1月份环比变动较大,原因不外乎受春节相关节庆活动、出行计划、假日消费等等因素影响,但疫情的突如其来,的确为消费数据增添了无形的“压力”。2月份同比涨幅微势,环比呈现持平,便是最好的力证。但随着云端文化消费业态的不断补给、景区有序防控解封开放、刺激文化消费的旅游惠民政策和各类消费券发放拉动经济杠杆的激活效应,以及对文旅企业减税增补、专项基金倾注,3月份价格环比虽跌,但行业进一步复工复产信心却蒸蒸日上。
面对疫情,因业态结构特征,文化产业被列入损失惨重、焦点关注的行业之一。在消费价格的主要数据中,教育服务和旅游一直是呈现“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价格总体情况的两极。教育服务因公众教育需求的稳定性、阶段性而持稳,波动微势。相比之下,旅游数据的波动进一步共振着整体消费价格的数据。
旅游业的营收基于人群流量的增跌。春节出游的兴起带动着新年节庆消费的第一波“小高潮”,2020年也不例外,基于节前的出行规划,很多人会早早将旅游消费提上日程,而作为全年营收的“第一黄金时段”,旅游企业、线上预订平台也定不会放过这一红利期。于是2020年1月份的大额增幅便不难理解。但2月份随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境况,景区陆续关停、室内娱乐场馆闭门歇业、演艺行业停工待振,直接催动了“退票潮”等一系列共生问题,也对相关数据产生了系列的影响。
2-4月环比涨跌幅的放缓,侧面反映着的是消费者消费信心的逐步回升。4月对于旅游行业而言也是“兵家必争之时”,清明踏春、“五一”小长假的催动,早使往年的旅游数据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但2020年此前的一切变得“特别”,疫情肆虐引起的心理影响,无意间在旅游与游客之间划出了一段“心理安全期”的防线。旅游企业恢复回暖也必先要走过这段冷静期。为维稳发展,行业从业者转头触“云”上线,不失为一种长远的规划。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也恰恰迎合了文旅企业的营生需求。
文化消费“焦点”趋向哪里?
数字化文化消费的起势并不是源于疫情影响。在知识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中,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早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无论是网课教育、在线办公、在线观影还是智慧旅游,也早已在国家相关部委对于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需求改革的规划之中。丰富新兴文化和旅游业态,引导扩大城乡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旅游新型业态等重点产业领域给予激励扶持,进一步放大公共文化专项资金杠杆、撬动效应,也逐渐成为着各省市政府着力发展的工作重点。
触“云”,是催生,也是新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曾在“我国文化消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中表示,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消费升级的方向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导向。疫情下,云直播、云展演、云录制、云观影、云参观等等新兴业态的蓬勃迭起,正是一个切口,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质的飞跃的平台期。而文旅企业也适时围绕着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有效的投资、创新与生产,最大限度的在短时间内及时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维稳了效益,也为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增添了生命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大比例普及,5G等新兴技术的未来趋向,都在无意间改变着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的确逐步渗透进了公众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中。其中,体验感成为着市场消费的主流。体验感服务需求的步步增进,加速着的正是文化产业与科技等等其他产业的融合。疫情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新生”,或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此外,夜间经济、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智慧旅游等等也为激发旅游消费增添了实质的信心。随着收入的增加,公众文化消费的趋向将在“知”与“行”之间穿插,无论是非遗传统产业,还是科技新兴产业,精神的、心理的、艺术的、文化的内涵都将成为激发文化消费潜力的突破点。打造独具魅力与生命力的文化产品才是驱动未来文化消费的关键之所在。但只有“点”远远不够,文化消费的“跳动”还需要空间!
拉动文化消费的“根”在哪里?
文化消费不仅推进精神幸福指数与社会精神素养的提升,也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增长点。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如何转变损害自然环境和精神家园的单纯经济增长模式,引发全球思考。将发展的基础牢牢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以各成员国签字的联合国“文化发展十年”相关文献方式,宣告成为共识。此后,以文化消费为指向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也奋起直追,并拉动文化消费逐年大幅度增长。
拉动文化消费,首要的条件是打造足以驱动和满足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消费空间。文化消费是一个内涵十分庞大的行为系统,适应这个系统的文化消费空间也必然是较为复杂的构成方式。最为简洁的方法,是依据需求类型,打造层次化的文化消费空间。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消费。
在文化消费结构中,社会成员用于教育和日用文化设备等方面的消费往往占有很大比重,可视为基础性消费,是必须的或称刚性的。适应基础性消费的社会事业、产业、市场空间格局较为成熟和稳定,所需拓展的空间是优质化和精细化。如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继续教育和特长培训等,如家用文化设备的科技更新、新类型新功能产品等。从城市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重视文化科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其实是一项很有潜力的选择。
第二个层次,是日常性消费。
文化消费的日常性,其实是社会成员精神生活能力和精神幸福指数最为基本的衡量指数。少有日常性文化消费、仅有基础性文化消费或少量的高端性文化消费,都不足以证实全区域、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拉动日常文化消费的空间极大,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打造和丰富“休闲文化”的消费空间,其中夜文化和旅游文化又是最有辐射力和增长性的。除纯粹的艺术欣赏如看戏、看电影外,夜文化往往与夜经济相互联系,尤其与特色餐饮、即兴购物融合度较高。国内许多地方都在这种融合点上做出了不小的业绩。譬如成都的宽窄巷、杭州的山塘街、苏州的平江路……都是在本就具有文化底色的地带,以本地特色饮食、物什为核心消费,并不断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和演艺内容。
事实上,这类地方的消费驱动力已经不再是果腹和采购,更重要的在于获得某种人文感受。因此,将其归入文化消费的范畴更为贴切、更为准确。类似思路打开之后,会发现夜文化大有可为之处。至于旅游文化,其实是全球共识的重点文化消费产业。凸显地域特色、增补文化内涵、扩展消费维度、优化综合服务,是打造这类空间的基本思路。而将旅游建立在单纯的游山玩水、观光看景之上,忽略文化感受的给予,是这类空间经营思维的重大误区。
第三个层次,是纯文化消费。
所谓纯文化消费,主要是指用于纯粹的文化艺术作品、产品的消费,甚至不包括类似家装中的点缀性艺术装饰。这个消费空间源远流长无所不在,却时有狭窄窘迫之状。在物欲膨胀的时候,人们便呼唤着这个空间的坚守。在提升素质的时候,人们便呼唤着这个空间的扩展。纯文化消费可能在某种情形下处于相对小众、盈利微乎的状况,有时甚至门庭冷落、入不敷出。但是,纯文化消费却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精神发展水平的另一项尺度,甚至是更重要的尺度。纯文化消费可能远不及基础性、日常性文化消费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却肩负着引领和提升的使命。
因此,在打造文化消费空间的工程中,反而加大气力去营建纯文化消费空间,便成为一项高屋建瓴的构思。正如人们在考察一座城市的文化时,首先要看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用于纯文化目的的公共文化设施,将纯文化消费(包括文化普惠)作为标识性、导向性和高端性文化高地加以重视,就成为不可忽视的战略动作。
事实上,上述三类空间并非各自孑然孤立,而是相互交集渗透的。文化消费空间的层次化,主要着眼于功能类型的区别和侧重。成熟的文化消费,必然要求具有这样几种基本功能的文化服务机制,也必然建立在这样层次完备的空间结构之中。
文化消费的数据往往从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居民精神生活的层次。不可或缺的层次化文化消费空间打造,精确的文化消费数据统计,明朗的文化消费趋向分析,都将为产业以及公众生活带来更多向好的改变。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