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代印度市场自由化,建商一窝蜂抢盖房屋,却无力完工,让印度大城新德里和孟买周边出现许多「鬼镇」。民众花钱买屋,却迟迟等不到交屋,打压民间消费力道、拖累经济成长。
华尔街日报报导,印度公寓建案出现爆炸性成长,房产研究商PropEquity数据显示,2009~2019年间,该国的新公寓和别墅案总计达500万件;印度银行和影子银行的房产贷款,激增四倍至逾700亿美元。
然而,业者争相抢建房舍,引发缺工,原本应该三年落成的案子,拖到五年以上。不少房产和基础建设贷款逾期未缴,银行紧缩融资,进一步拖延建案、甚至导致施工停摆。政府访调显示,超过45万户公寓施工延误三年以上,相关建案总值达500亿美元,PropEquity估计未来几年,拖延建案的总值将成长两倍。
PropEquity创办人Samir Jasuja说,房地产业需要政府资金和保证,当局应该制定规范,决定要拯救哪些未完工建案。如果没有政府资金挹注较可行的建案,黑洞会越变越大,将需要更多金钱相救。与此同时交了头期款的民众,苦等不到房屋完工,只能尽可能缩减开支,从买车、买衣、搭飞机、上馆子等,无所不省,压抑民间消费。
印度本财年GDP成长、恐创逾十年新低
The Indian Express报导,印度当局估计,本财年(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GDP将成长5%,低于前一财年的6.8%,可能是逾十年新低。
CNBC、金融时报报导,2019年Q3印度GDP年增4.5%,不及Q2的年增5%,也逊于市场估计的4.7%。印度成长连续六季减速,2018年Q1高达8.1%,2019年Q3跌落至6年新低。成长降温彰显2018年印度大型借贷商IL&FS垮台后,点燃的影子银行危机,蔓延至整体经济,让促进消费成长的信贷一夕急冻。
野村经济学家Aurodeep Nandi说,目前状况是慢速传染,影子银行问题散播到其他金融实体,再扩散至实体经济,包括房地产、中小型企业,到头来冲击就业,引发骨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