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以“提振信心决心•厚植发展动力”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企业家井冈山论坛”在井冈山召开。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共聚一堂,解码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探讨企业如何迎战压力与挑战,提振发展信心,壮大发展新动能。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段淳林教授在本次大会的“国民消费品牌新势力分论坛”发表了主旨演讲,解读《基于营商环境优化的网络谣言失德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报告,该报告是由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所属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华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发布的。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段淳林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报告收录分析了华为、阿道夫、美团等知名品牌遭受网络谣言攻击的案例,认为在当前网络消费时代,网络口碑成为网络造谣者的新阵地,造谣者常用伎俩就是借大品牌的知名度“蹭流量”制造谣言,网络谣言需要公众、企业、内容创作者、行业联盟、法律法规等社会力量的联动抵御。
新媒体网络消费时代,网络谣言更“狡猾”
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当前线上购物已有用户达11.28亿,75%消费者线上购物前会参考在线评论,90%的企业相信在线评论影响购买决策,网络消费已经进入主流,网络口碑成为品牌正义与造谣者的“新战场”,网络谣言相比过往的谣言,也呈现出全新特点。
首先是网络谣言也学会精准化传播,谣言传播也讲究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性,很容易取得网民的信任。其次,更多的用户成为内容生产者,造谣者也采用全网传播、矩阵传播的手段扩散谣言,一些MCN机构可以有组织、有目的的恶意抹黑品牌。第三,网络谣言介入DTC模式,甚至借由KOC或KOL在多个关系营销中抹黑品牌,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抹黑和谣言传播中。第四,数字化时代,直播、短视频等高互动性和沉浸感的传播方式也被网络造谣者采用,破坏品牌在用户心智中的信任度。
从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随着网络消费环境的变化,网络谣言也以更隐蔽、更巧妙的方式侵蚀着企业品牌声誉,公众识别谣言、品牌辟谣的难度越来越大。
“蹭流量”造谣影响恶劣,知名品牌成重灾区
报告课题组认为:具备大流量和好口碑的知名品牌,用户的高关注度、高参与、高热度和多话题,给网络谣言也带来更多的可乘之机,“蹭流量”造谣成为蚕食品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蛀虫。
尤其是广东省近年一些迅速崛起的知名品牌,随着品牌热度提升而带来持续流量和话题热度,也让一些恶意炒作者看到商机,知名品牌阿道夫就遭到恶意谣言大规模攻击诋毁。据阿道夫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完成侵权公证博主达58个,涉及MCN机构23个。而且非官方渠道售卖的高仿、假冒伪劣产品也成为造谣者的素材库,移花接木将“不好的体验”嫁祸于阿道夫,用户心智方面受到各类造谣式标签的影响,潜在用户流失,获客成本上升,这也揭开了“阿道夫网络负面源于谣言捏造”的真相。同样,华为、阿里、美团等大企业或因话题关注度,或因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流量”价值极高,都成为网络谣言的素材库。
联动不松懈,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
报告课题组提醒:网络谣言以牺牲平台内容质量为代价,制造失真内容,干扰消费者决策,对品牌和平台都带来极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如果不加以治理,将带来用户流量、内容产品流失,品牌入驻率低的后果。总而言之,劣币驱逐良币,平台、品牌、消费者全是受害方。
报告建议,抵御网络谣言需要受众、内容创作者、平台、品牌、行业联盟、法律体系等全民力量的联动和持续加强。据了解,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宣布将建立谣言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7月,抖音平台也发布关于治理MCN机构内容乱象的公告,降低品牌澄清谣言的成本和损失。各大企业针对网络谣言可谓是动作频频,比亚迪从悬赏100万到悬赏500万征集黑公关线索、阿道夫举报侵犯其商业声誉的电商企业和MCN机构、吉利也悬赏百万打击网络谣言。
(阿道夫集团首席运营官胡珊参加本次论坛)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谣言绝不为法所容。阿道夫集团首席运营官胡珊在论坛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共同抵制和预防网络谣言,共建良好营商环境!随着网络消费环境的升级变革,网络谣言有可能以新的形式、新的特点出现,但只要公众加强辨别能力,自觉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网络谣言必将丧失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