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委员会9日公布今年化学奖得奖名单,由美籍教授古德纳夫(John B. Goodenough)、英籍教授惠丁罕(M. Stanley Whittingham)及日本旭化成研究员吉野彰等3人共同获奖,因为他们的研究促成锂电池普及,造就智慧型手机、电动车等产业革命。
负责颁发诺贝尔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问世以来已改变人类生活。」
回顾19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趋使纽约州宾汉姆顿大学的惠丁罕投入超导体研究,希望发掘新材料取代化石燃料。他在当年开发出第一颗2伏特电压锂电池,可惜爆裂风险过高且成本昂贵,以致迟迟无法商品化。
到了1980年代,美国德州大学的古德纳夫发现在电池阴极使用氧化钴取代金属硫化物,成功提高电池效率,将锂电池电压提升到4伏特,为锂电池商品化奠定基础。
今年已经97岁的古德纳夫如今成了诺贝尔奖史上最年长的得奖者。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成员朗斯特隆表示:「古德纳夫至今仍持续推动锂电池发展。」
吉野彰则是在1985年开发出第一颗锂离子电池,让电池兼具轻量、高度续航力及反覆充电的优点。朗斯特隆表示:「锂离子电池促成了今日的行动世界,让我们随处可充电。」
吉野彰在9日受访时表示,当年锂离子电池刚问世时他曾历经一段「身心煎熬」的黑暗期,因为他整整花了3年才成功让这款电池商品化。
吉野彰直到5年前才有了人生第一支智慧型手机,亲自享受锂离子电池造就的科技创新。他坦言锂离子电池仍存在许多未知数,而他将继续研究以「解开更多谜题」。
上述3人将在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接受颁奖,并平分900万瑞典克朗(约91万美元)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