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指导,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召开。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数字技术和电子网络对普惠金融服务影响巨大,有些变化具有颠覆性。但他强调,普惠金融服务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并不容易因新技术的出现就发生变化。
在演讲中,周小川尤其强调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周小川表示,只有教人们去提高生产力,特别是供给侧的生产力,普惠金融才能做到可持续。
平衡社会责任和激励机制
普惠金融有三大基本规律。
首先,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特别是财务可持续性。周小川指出,金融机构应该与实体经济共生,有了好的实体经济就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也能保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合理的回报。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强健的财务,没有不断增长的能力,包括抗风险的能力,不可持续,会搞一段时间就出问题了。
第二,风控和监管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周小川指出,一些打着“普惠金融”旗号出问题的机构,往往是因为对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出现问题,以及监管也没太顾得上。要想降低风险,除了自身的风控建设和监管建设以外,还应当在财务制度、会计准则执行、风险评估上做得更多更好,而不是忽略。因为有人认为这是大金融机构干的事儿,小金融机构就不一定有必要。
第三,要把激励机制和社会责任两者平衡。过往强调社会责任,如果激励机制不合理就会影响普惠金融的财务可持续性、积极性。甚至鼓励了一些“冒牌”活动。
深刻总结P2P网贷教训
在谈及农村金融方面,周小川表示,有三个值得深刻总结教训的过程。
一是早期主要强调农村金融合作制。合作制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模式。但当时由合作制变为了农村合作社,金融的合作可以不要资本金,这样实际是减弱了它风险承担能力。在经济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大的脆弱性,随后出现生存上的一些问题,没有继续完善地发展下去。
二是亚洲金融危机之间的农村基金会。农村基金会从财务形式和健康性来讲,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畸形性。因此,在亚洲金融风波期间出现大面积垮塌,后来采取了关闭和救助的办法,人民银行也为此向地方政府借了不少钱来进行拯救。
三是最近的P2P网贷。P2P网贷中间还是有一些新生事物,动机也是为了搞普惠金融,但有些方面还是违背了财务健康,可持续性和监管方面的基本规则,因此也出现大面积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深刻总结的。
周小川还指出,新型科技产业从事普惠金融,积极的同时,也忽悠得比较厉害,不是那么脚踏实地和客观。只讲好的方面,不充分重视风险和脆弱性方面。这样也会有一定的问题。
完善征信、登记、支付等基础设施
普惠金融面临哪些主要挑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周小川认为,主要在基础设施、信息优势、如何降低风险以及激励机制方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周小川指出,基础设施并不只限于征信,还包括交易平台、资产的登记托管、交易的记录、支付系统支付清算等一系列设施。为多元化、中小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更加健康可靠,可信的公共服务。一些基础设施也可以用PPP的形式,即有公有部门如财政部、中央银行或监管部门主导,也可以有私人部门参加。但总之,要强调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在信息优势方面,周小川表示,专注于普惠金融的机构要搞清楚自己再信息方面的比较优势。他提到,当前很多小型普惠金融机构更多希望依靠公共征信系统。但如果公共征信系统都能够提供大家都满意的、非常丰富的信息,那么中小型金融机构还有什么大的存在必要?所以,这也可能出现混合的局面,一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扎根基层的网点和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普惠金融业务无论从信贷、保险还是支付等方面,将来更多地变成线上的操作,和公司是否扎根基层关系不那么大。最后的关系将在演进中逐步探索。
在如何降低风险方面,周小川提到,通过农产品期货事先取得销售价格,同时又有对种植业气候灾害保险、病虫害保险或病疫保险,就能形成有价格、有保障的农业订单为基础的有保险的信贷机制。这种做法当前中国迫切需要。此外,我国的宅基地并不那么容易转让,在抵押品方面也有一定挑战。
周小川还指出,由于科技的发展,由于存在着资本市场融资的诱惑和IPO的诱惑,社会上有急功近利的一些做法,我们也看到一些金融机构,包括一些民营的金融机构都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有些事情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同时也吸取了惨痛的教训。所以如何防止走偏也是需要注意。
在需求侧的普惠金融,周小川表示,要防止一些国家“信用卡危机”里所出现的过度消费信贷问题,但这也要具体区分判别。
激励机制也十分重要。周小川表示,有很多问题口号是对的,方向也都讲得比较清楚,但是激励机制设计上经常是有错的。如果激励机制不对的话,有时候是胳膊拧不过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