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 滨
数据来源:贵州省生态移民局
本版制图:汪哲平
图为居民在安龙县五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表演节目。
刘朝富摄
乡亲们搬迁也不忘带上文化“家当”、视障人士无障碍“看”展……一幅幅画面投射着精神文化需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愈加完善、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持续扩大,一件件暖心事儿回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文化消费还是文化生产,都是我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也都应当得到保障。今起,本版关注各地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做法,探寻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编 者
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许多人走出了贫困。截至目前,已有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搬迁人口实现脱贫摘帽。
可离开故土,搬迁群众如何能割舍那方水土承载的情感记忆?要怎样消除心间的陌生与孤单?
在贵州,100多万搬迁群众走出山间村寨、住进城镇社区的同时,政府也帮他们带上了文化“家当”,建起了他们的精神园地。走进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五福社区,大山里唱过的曲调,也在新社区唱响,小院里跳过的舞步,也在广场上翩跹。搬迁后,乡亲不仅有新房子、新工作,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过上了有滋有味的日子。
舞狮,舞出了家乡味
“听说今晚广场上有舞狮咧。”“快点儿,去晚了就抢不到好位置了。”适逢数九寒冬,夜色渐浓。然而,五福社区的许多居民非但没窝在家里守着火炉,反而循着器乐声,你一言我一语,向露天广场聚拢。
不一会儿,伴着一声清脆的马锣声,广场瞬间静下来,只见乐师顺手将锣抛向空中,随即单手稳稳接住,同时念着唱词,紧接着锣声又响,狮鼓、唢呐、镲等乐器加入合奏。此刻,一位带队的老艺人舞着狮子登场,大家期盼已久的舞狮表演开始了。
带队的老艺人叫唐启志,今年已经60多岁,他的老家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一直有舞狮的传统。“逢年过节,村里就会舞狮,差不多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唐启志对舞狮着了迷,学成后便跟邻居们组建了一支12人的舞狮队伍,一舞就是30多年。
随着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行,2017年3月,原本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唐启志一家搬出了大山,搬进了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的五福社区。
洗澡有热水,做饭有燃气,看病也方便,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唐启志没想到,这把年纪了,居然还能过上这种好日子。好虽好,但搬来后他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有段时间甚至对着狮头道具发呆。
“这一搬迁,舞狮队就散了。”他重组队伍的念头愈发强烈:“舞狮可是老家的文化,更是我们的家当,不能在我这儿丢了。”
居民都是从各村寨搬来的,彼此不熟悉,社区里起初也没什么文化活动。一天晚上,唐启志来广场表演起舞狮,没一会儿,周围便围满了人。“唐师傅,你还会舞狮啊?”“在哪儿学的,能教我们吗?”没过几天,许多人便按捺不住,找他学舞狮。想学的人不少,唐启志招募了14个队员。
此后,社区的广场就成了训练场。队员杨远林身体结实,比较灵活,唐启志便将舞狮的重要一环狮头交给了他,因为缺道具,其他人只能先从基本功练起。
“狮头有8斤重,练一次要连续举20多分钟,第一次练完,胳膊都举不起来。”虽然辛苦,但杨远林觉得很快乐,“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别人表演,但想着以后也能给大家表演,就很有动力。”
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出资1万多元购置了全新的道具、乐器,免费供舞狮队使用。两个月后,还是在社区广场,舞狮队完成了首演,不少居民没看过瘾,都期待着下一次。此后1年半,舞狮队为社区带来了近80次表演,甚至还受邀到州里参加演出。
广场舞,跳出了新感觉
唐启志的坚持与成功,让社区意识到,搬出大山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抚平新居民搬离故土的焦虑,把心稳住,并在此扎根,而这离不开文化的浸润。
“新居民有稳定的工作,空闲时间也比之前多,要帮助他们培育自己的市民文化。”五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亚琪说。2018年下半年,随着最后一批搬迁户入住,五福社区决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首要任务就是成立文艺宣传队。
为了解决人员问题,五福社区将目标放在了社区内部。“每栋楼都设有楼长,为了让居民参与进来,楼长们挨家挨户敲门,详细记录他们的爱好、特长、喜欢的文化活动。”肖亚琪介绍,社区将文艺宣传队细分成广场舞、唢呐、芦笙舞等队伍,还从宣传文化系统选派人员组成文化服务员队伍,为社区提供文化指导和服务。
“以前在老家,要么忙着干农活,要么出去打工,哪还顾得上跳舞。”听说要组建广场舞队,37岁的居民叶兴琴主动报了名,“现在空闲时间多了,不仅要住得舒服,日子也要有滋有味。”
“指导老师特别有耐心,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来,就在广场上教。”叶兴琴觉得,有专人指导就是不一样。坚持了半个多月,队员们很快学会了舞蹈,社区置办了统一的演出服装,没多久就在广场进行了首演。“跳到最后,许多居民都跟着队伍一起跳。”叶兴琴觉得,这些活动让彼此更熟悉了,社区也更热闹了。
文艺宣传队表演的节目越来越丰富,芦笙舞、板凳舞、八音坐唱等都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队伍规模也从之前的几十人扩展到上百人。现在下了班,吃过饭,只要音乐一响,居民便出门唱跳起来,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日常。
乡愁馆,连接过去和现在
搬迁到五福社区的新居民超过9500人,许多都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为了延续乡俗和乡愁,安龙县筹集资金,在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了民族历史文化馆和乡愁馆,让搬迁居民有了精神寄托。
走进五福社区的乡愁馆,木质的犁头、陈旧的石磨、破了洞的储酒罐等老物件,不断映入眼帘。“过去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些物件儿,搬迁的时候真舍不得扔,远远看着就透着股亲切劲儿。”因为乡愁馆恰好建在唐启志出门的路上,隔三差五,他总会顺道看一眼。
自打抱上了孙子,唐启志就盼着带他也去趟乡愁馆。“这里的一切全是家乡的历史,得让小辈们知道祖祖辈辈是怎么过活的,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唐启志觉得,只有记住过去的苦,才能珍惜当下的甜,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自打乡愁馆建成开馆,几乎每天都有居民过去转转,他们觉得,只要看一眼,心里就很踏实。虽然馆里没有配备专职的讲解员,但如果有需要,附近的居民就能将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传承文化习俗,社区正准备按照居民老家的传统,安排欢度节庆的仪式和活动。“下一步,我们还会推进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了解家乡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肖亚琪说。
“虽然有了文艺宣传队,县里的院团也经常到社区送文化,但这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目前最缺的就是相关人才。”在肖亚琪看来,不断增强社区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目前,社区计划从文艺宣传队中挑选好苗子,送到县里进行“深造”,希望以此带动社区的文化服务再上新台阶。
远处的夕阳逐渐逼近了地平线,热闹的广场上又响起了熟悉的器乐声。
写好后半篇文章(记者手记)
累计搬迁188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共计建成住房45.39万套……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贵州交出的答卷。
实际上,搬迁只是第一步。不少群众安土重迁,能搬出来已实属不易。身处陌生的环境,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内心的焦躁与不安逐渐涌起。
如何让搬迁群众在城镇安心扎根,事关能否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贵州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出发,尝试破题。
以安龙县五福社区为例,当地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让民族文化汇成涓涓细流,直抵群众的心灵;培育市民文化,抚慰群众焦虑的内心;建设乡愁馆、民族历史文化馆,尽力留住故乡情,延续乡愁味……
这些做法,看似平淡无奇,效果却实实在在。正是因为搭了平台,建了队伍,文化活动才渐渐多了,大家彼此交流的机会也多了。从最初的徘徊观望到后来的主动参与,群众的心门慢慢打开,渐渐对社区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得以彰显。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群众。
在实际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便是“这儿就是我的家”“现在浑身都自在”的感慨。这也反映出,虽然身在新居,但人们仍觉得好似故乡,记忆里的亲切与温暖,在这儿都能够找得到。
目前,贵州正计划从搬迁群众内部挖掘苗子,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文化人才,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让这些新市民的生活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