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①

鲁迅与汉画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还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眼界高蹈的艺术家。少为人知的是,鲁迅还是收藏丰赡的大收藏家。以金石拓本为例,鲁迅生前收集历代拓本5100余种、6000余幅。仅清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收藏的金石拓本,后来成为鲁迅珍藏的就有900多幅。这无论是在中国金石学界,还是放眼于中国收藏史,都是极其罕见的。鲁迅堪称为中国金石收藏的一座丰碑。重要的是,鲁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工作、生活于当时中国文化教育界顶层,交往名家如云,自己又精于传拓,这使得他收藏的拓本不仅数量闳富,而且不乏珍品、精品,不啻为一座辉煌灿烂的文化宝库。

在鲁迅的收藏中,700余幅汉画像石拓片尤为炫目。

蔡元培在《记鲁迅先生轶事》中说,鲁迅早在1913年已经注意搜辑汉碑图案的拓本,“从前记录汉碑的书注重文字,对于碑上雕刻的花纹毫不注意。先生特别搜辑,已获得数百种”。1936年8月18日,就在逝世前两个月,病魔缠身的鲁迅还在关心着南阳汉画拓本的收集。他在给南阳青年王正朔的信中说:“桥基石刻,亦切望于水消后拓出,迟固无妨也。”可以看出汉画收集贯穿了鲁迅一生。

鲁迅对汉画是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鲁迅挚友许寿裳说,鲁迅“搜集并研究汉魏六朝石刻,不但注意其文字,而且研究其画像和图案,是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着手的”。

鲁迅特别重视拓工和制拓用纸墨。他与同时期的金石大家和传拓名家马衡、寿石工等关系密切,是琉璃厂文化街各大古玩店的常客,并且精于拓碑。早在杭州和绍兴任教期间,鲁迅就常与周作人流连山野,访碑拓碑。五四运动前夕,鲁迅常常在绍兴会馆“抄古碑”,其中就包含着拓碑的内容。1934年6月9日,鲁迅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说,自己搜集的石刻画像虽然不少,但“颇有拓工不佳者”。此后数日,鲁迅又致信台静农,称:“但所谓可观者,系指拓工而言,石刻清晰,而拓工草率,是为不可观,倘石刻原已平漫,虽则图象模糊,固仍在可观之列耳。”1935年12月21日、1936年1月28日,鲁迅两次得到南阳青年杨廷宾寄来的南阳汉画像石拓本115幅,他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说“纸墨俱佳”,说明他对这批拓本的质量是满意的。

鲁迅最为人乐道的是他关于汉画的独特见解和将汉画用于现代木刻的尝试。

鲁迅曾经将历代艺术加以比较,发表了许多精湛的意见。他赞扬汉人“闳放”;称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从大量汉代画像石拓片中,鲁迅敏锐地感悟到,这些看似古老残缺的东西中,却涌动着新鲜的艺术生命与光芒,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升期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1935年2月4日,鲁迅致李桦信说:“至于怎样的是中国精神,我实在不知道。就绘画而论,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无所谓国画了;元人的水墨山水,或者可以说是国粹,但这是不必复兴,而且即使复兴起来,也不会发展的。所以我的意思,是以为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画,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许能够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1935年9月9日致李桦信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沈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中国现代木刻艺术离不开鲁迅;因为鲁迅,汉画也成为中国现代木刻艺术的重要文化基因。

碑帖和汉画拓本不仅是鲁迅的情之所钟,心之所系,其精彩而渊深的内容也成为鲁迅的文化大餐,化为鲁迅的重要精神滋养。鲁迅在他的著作中信手拈来,尤其是汉画拓本,成为鲁迅著作中的一道独特景观。他在《说胡须》中说:“清乾隆中,黄易掘出汉武梁祠石刻画像来,男子的胡须多翘上;我们现在所见北魏至唐的佛教造像中的信士像,凡有胡子的也多翘上,直到元明的画像,则胡子大抵受了地心的吸力作用,向下面拖下去了。”在用日文写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里,鲁迅写道:“然而倘是画像,却也会间或遇见的。我曾经见过三次:一次是《孔子家语》里的插画;一次是梁启超氏亡命日本时,作为横滨出版的《清议报》上的卷头画,从日本倒输入中国来的;还有一次是刻在汉朝墓石上的孔子见老子的画像。说起从这些图画上所得的孔夫子的模样的印象来,则这位先生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腰带上插着一把剑,或者腋下挟着一枝杖,然而从来不笑,非常威风凛凛的。”这些不仅使鲁迅作品妙趣横生,而且持之有故,成为“鲁迅风”的重要内容。

鲁迅收藏汉画拓本的过程中不乏趣谈和美谈,令人兴味盎然。据鲁迅日记,1915年11月24日,德古斋送来拓本,鲁迅从中选取匋斋藏汉画像残石一枚,此拓端方《匋斋藏石记》中没有记载。这样的收获,想必会让鲁迅顿生喜出望外之感。1918年4月14日,鲁迅往琉璃厂德古斋,用重复的拓片换取其他拓本,选取残画像一枚。这是典型的“以藏养藏”。1934年4月22日鲁迅致姚克信,说朱鲔石室“四五年前用泥塞起来了(古怪之至,不知何意)”,而石室画像在石室“未塞之前,拓了一次,闻张继委员有一套,曾托人转辗去借,而亦不肯借,可笑”。这说明鲁迅在收藏过程中也是吃过“闭门羹”的。当然,在鲁迅日记和书信中,更多的还是他的挚友和亲人帮助搜拓购拓的感人故事,蔡元培、许寿裳、陈师曾、马衡、周作人、沈尹默、沈兼士、曹聚仁、钱稻孙、杨莘耜、周建人、台静农、王叔钧、王冶秋、杨廷宾、王正朔、王正今等文化名流和热血青年的无私帮助,某种意义上也成就了鲁迅的汉画收藏,其情谊融融,至今令人肝胆俱热。

鲁迅生前是计划将自己收藏的汉画拓本精选出版的,而且亲手写了出版体例。遗憾的是,鲁迅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于1986和2014年,曾将鲁迅收藏汉画整理出版,但对画像内容均未做说明。也因为此,多年来,鲁迅藏拓和汉画仅在学术领域传播,未能进入大众视野,一般读者更是不甚了了。

(本文据《鲁迅藏汉画珍赏》序言,有删节)

《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

鲁迅藏南阳汉画《建鼓舞》

《鲁迅藏汉画珍赏》简介

本书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策划,方清刚编撰,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鲁迅先生收藏的700余幅汉画中精选101幅,作简明扼要的解读,是面向大众的第一本介绍鲁迅藏汉画的通俗读物,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鲁迅收藏汉画内容的著作。所收入的拓本图片均为高清复制,一图一文;所选作品大气精美;解读中融入常识与新解,便于汉画初学者品读欣赏。本书是艺术与国学爱好者了解、欣赏汉画的必读书,也是研究鲁迅与汉画的基础参考书。

网上购书:https://item.jd.com/12828986.html,辽宁美术出版社京东直营店。

购买作者签名或题字、题联、题诗本,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

《鲁迅藏汉画珍赏》书影

《鲁迅藏汉画珍赏》作者简介

方清刚,男,河南南阳人,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家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图像学会会员,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文化学者,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收藏家,“冰润”金石传拓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收藏汉画像石100余方,汉画像砖数千方。

出版有《帝乡之花——中国南阳汉画一百二十品》《鲁迅藏汉画珍赏》,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合作出版《太平有象——汉画像六十品》。

传拓技艺师承中国国家博物馆傅万里、北京汲古阁王风兰、南阳汉画馆牛天伟等,擅长浅浮雕汉画像石、汉画像砖和平面碑刻传拓。任中国第一届汉画传拓大赛评委。获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金紫荆奖章,第二、第三届两岸四地非遗博览会特等奖、一等奖。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为中国汉画学会“汉画万里行”研学活动、汉画进校园活动项目负责人,同时承接各种金石传拓业务。

方清刚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二维码:

《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

汉画小知识①

汉 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9)与“东汉”(25~220)两个时期,合称两汉,历时400余年。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建都洛阳。汉朝在当时是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汉武帝时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丝绸之路”,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崛起。正是因为汉朝声威远播,外族从汉朝起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朝奠定了汉以后2000年中华的基本版图和基本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及民俗信仰,是最重要的中华文化基因。汉朝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许多方面至今难以企及。也正因为此,生活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人以“汉”自名。中国最大的民族依然叫汉族,使用的语言叫汉语,使用的文字叫汉字。一个大无畏的人被称为汉子或男子汉;近年又把豪迈的女人称为“女汉子”。

方清刚手拓自藏汉画像石①

龙抬头

《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

产地:河南南阳 年代:东汉 规格:48cm×50cm

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之一。《说文解字》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极道龙的变幻莫测、神奇纵横。此图中的龙形神稚拙、眼神澄澈,是一个龙娃娃造型,它似乎正在优哉游哉地爬行,忽听有人呼唤它的名字,于是它猛一抬头回头。

在中国古代,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其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七颗星分别代表龙角、咽喉、龙爪、心脏、龙尾等。古代中国人观察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出现角宿;约一小时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均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也与中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蛇、蚯蚓、青蛙等动物,到冬天不吃不喝不动“入蛰”, 呈冬眠状态。到来年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蛰虫如被春阳春雷惊醒,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人们形象地称为“龙抬头”。

此汉画拓片由北京鲁迅博物馆、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等机构收藏,收入北京鲁迅博物馆与方清刚合编《太平有象》一书,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

《鲁迅藏汉画珍赏》连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