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江苏: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告别了收获满满的2019年,再经历整整一春的全民抗疫,不知不觉年轮已走到了生机勃发的2020年初夏。放眼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江苏城乡,工厂运转有序,街巷人气已旺,农田郁郁葱葱,熟悉的节奏和日子正在回归。我省经济运行经历调整后正加快复苏,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亮眼“成绩单”,

收获在不平凡的一年

2019年是江苏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各项工作,我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一组“亮眼数据”,印证了2019年江苏经济发展的喜人成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总量达9.96万亿元,人均达12.36万元、居各省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其中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6%、8.6%、23.3%。数字经济规模达4万亿元,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4%、18.8%和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我省不断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来自于有力有效的调控措施,来自于持续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加快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我省紧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个重大任务,近年来大力发展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年有6个入围全国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占全国的1/4。持续多年实施省领导挂钩推进重大项目,无锡SK海力士二工厂、华虹集成电路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为江苏经济培育新的中坚力量。同时大力实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计划,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142家、比上年增加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973家、比上年增加250家。

2019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7.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2.8%和44.4%,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相继落地苏州、无锡。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推动“创新指数”不断攀升,发展动能加快切换。去年一年,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700亿元,占GDP比重达2.72%,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80%。高新技术企业达2.4万家,新增近600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64%,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政策“组合拳”,

助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江苏工业应对风险、承压前行的能力。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省精准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组合拳”密集出台。

对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速度、力度和温度,不仅体现城市的营商环境,还展现对民生的关心呵护程度。2月2日,苏州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出台,成为全国最早提供帮助中小企业对抗疫情支持性政策的城市,获商务部点名表扬。

2月4日,省国资委发出倡议,提倡各省属企业及其各级控股企业出租的厂房、商铺、写字楼,对未复工和复工后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或个人等租户,免收1-3个月的租金。

2月6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企业防控组提出6个方面18条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

2月12日,江苏《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江苏50条”)和《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简称“惠企22条”)发布,总共72条政策措施干货满满、精准发力。

江苏经济家底厚、韧性足、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冲击只是暂时的,绝不能有“等一等、缓一缓”的思想,绝不能让疫情成为全年各项目标实现的重大干扰。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省统筹抓好“六稳”工作,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一边全力战“疫”,一边恢复生产。“江苏50条”“惠企22条”以及各地出台的配套政策,从“人、财、物”各个环节,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为因疫情影响暂受阻限的经济运行送来了“及时雨”和“破阻器”。省财政厅数据显示,经初步测算,我省落实各项应对疫情的政策支出预计达1270亿元。“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行动早、内容实、见效快。”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感慨地说。

省工信厅统计显示,早在今年3月中下旬,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提升至99.7%。疫情期间,中办国办督察组来到江苏调研后高度评价了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的“江苏经验”。“眼下,我省正采取推进产业链重构,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强链拓市专项行动等措施,力保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定。”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介绍说。

摁下“快进键”,

还要掘金新经济

4月22日,2020年一季度我省经济数据发布:今年1-3月,江苏GDP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在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中位居前列。进入3月,全省主要指标增速明显回升。

“起步即冲刺”“咬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千方百计把耽搁了的时间抢回来”……在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全省各地摁下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快进键”,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在连续11个季度保持8%左右增速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逆势增长1.6%,在全国GDP过万亿元城市中名列前茅。3月10日,南京召开招商突破年动员大会,立下万亿元招商“军令状”。“最强地级市”苏州3月28日召开营商环境创新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3.0版,以营商环境的最优带动投资创业的最热。

电力攀升、交通回暖、产能提升……与复工复产同行的,还有不断调整主动求变的积极变奏。全省各地不仅抢时间、抢进度,还在“抢”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质态,各类“新经济”“新产业”“新消费”成为夺取“双胜利”的主战场——

新产业,成为“拼”的焦点。4月11日,南京召开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以有效扩大内需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4月18日,苏州召开专题会议,全市上下要协同推进“产业大脑”建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新基建,成为“抢”的方向。5月9日,全省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无锡召开,推动我省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在示范应用、测试验证、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标准引领等领域取得新成效。不久前,我省出台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29条”,发力数字新基建,筑牢“智慧江苏”根基。省工信厅相关人士表示,未来3年,我省将重点聚焦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三大领域,以5G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规模预计超1200亿元。“各地加速布局新基建以及江苏29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不仅是对冲当前疫情影响、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增长点的长远之计。”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乐夫说。

新投资,成为“赢”的方向。今年,我省共安排150个省服务业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6111亿元,充分发挥服务业重点项目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顶住疫情冲击的江苏,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铿锵前行,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进程中谱写更加动人的乐章。

本报记者 付 奇 李睿哲

宋晓华 顾巍钟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

江苏: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