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结合之前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推出的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以及MSCI不断扩大A股纳入因子等一系列动作,金融开放加速的信号非常明确。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昨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机构认为,外资股比限制放开,对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其自身定位、国际经验、差异化和相对高端的国际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提升和丰富中国投行的服务。对国内原有机构的冲击也没有很剧烈,更大的意义在于做大蛋糕,共同提升。
证监会确定券商、基金等行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时点
在昨天的证监会例行记者会上,证监会发布消息称,202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介绍,今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经统筹研究,证监会进一步明确了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时点。
她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定落实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对外开放的具体工作,继续依法、合规、高效地做好合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或变更实际控制人审核工作。
据悉,目前外资股比放宽至51%的政策已落实落地。证监会于2018年发布实施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已先后核准设立4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不少外资机构对加大对华投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表达了积极的意愿,开放政策效果和各方反应良好,为加快推进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外资股比限制放开,对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其自身定位、国际经验、差异化和相对高端的国际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提升和丰富中国投行的服务。对国内原有机构的冲击也没有很剧烈,更大的意义在于做大蛋糕,共同提升。
外资加速入场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机制完善
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结合之前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推出的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以及MSCI不断扩大A股纳入因子等一系列动作,金融开放加速的信号非常明确。
付立春表示,对于市场而言,放开期货和证券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有利于提升A股的国际化水平,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大大提速。大量外资进入,对当前的投资风格,以及散户为主的市场结构的改善,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随着外资流入,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内地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也将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成熟度的提升。
中泰证券研报估算,2018年6月A股开始纳入MSCI指数体系,但纳入因子只占2.5%。2018年9月纳入因子提高到5%。2019年底前,纳入因子将分三步增加至20%(5月、8月、11月),预计全年带来的被动增量资金就有910亿元。目前扩容第二步已在8月27日收盘后生效,A股纳入因子从10%扩至15%,被动资金在当天全部到位。
9月30日,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尾盘再现集体涌入,全天小幅净流出6.34亿元。至此,北向资金9月的月度净流入金额达到了646.64亿元,刷新了其历史单月的最大净流入额。此前,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金额超过600亿元的共有2次,即2019年1月和2月,分别为606.9亿元和603.9亿元。
而对比A股今年曾走出的春季行情,分析人士认为,彼时北向资金的踊跃入市,对于“小行情”的催动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若北向资金后续能延续9月规模的净流入,未来大势可以保持相对乐观。
当前,外资已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2017年后,外资持股规模已超过国内股票型基金资产总规模,且呈加速增长趋势。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先进的投资理念,也会促进市场机制的改革。
李迅雷表示,市场机制的改革才是国内市场投资风格与投资理念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推力。对外开放和机制改革可以相互促进:一方面,没有机制上的改革和完善,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深度就会受限制,外资参与的积极性就难提升,即使外资一定程度上进入,恐怕也要“入乡随俗”;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对监管的需求等都能促进A股市场化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鲶鱼效应”增加行业竞争活力 四季度看点颇多
谈及对外资控股或者独资设立基金公司对国内基金业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有可能会为国内基金业带来“鲇鱼效应”,随着大型外资机构不断涌入,以及国内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将对资管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某大型公募股票基金经理表示,他在与海外机构的合作中看到,外资机构在某些领域确实做得比较精细,有的构建了成熟完善的投资风控体系,实施了精细的操作流程;有的产品线风格鲜明,业务布局着眼全球市场,投资眼界开阔。
但该基金经理认为,外资机构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治理体系,而国内机构的优势则在于对本土市场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经历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公募已经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劲、产品线齐全、投研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有实力应对海外资管机构的挑战。”
在更多的市场人士看来,外资公募和内资公募并非截然对立,两者皆是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参与者和服务者,通过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多元化服务可以实现协同发展。
落实取消券商等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是四季度开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首个礼包,今年年中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了落实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九条举措,目前其中一些已经陆续落地,因此市场预期剩下的一些举措或在四季度完成释放。
九项举措主要分为四大方面,即境外投资者类、机构牌照类、产品类以及H股全流通改革。其中,涉及境外投资者的改革最多,包含:推动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适当考虑外资银行母行资产规模和业务经验,放宽外资银行在华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限制;研究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渠道;放开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产品参与“沪港通”、“深港通”交易的限制。
市场认为,如果上述政策能够顺利落地将能够大大拓宽境外投资者在境内市场的投资通道,减少投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举措中的大多数尚未落地,因此四季度涉及投资者的对外开放举措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而引导外资进入境内市场也是今年贯穿全年的对外开放主题。
其次是机构牌照类的改革,包括按内外资一致原则,允许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实现“一参一控”;合理设置综合类证券公司控股股东的资质要求,特别是净资产要求等,而随着《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的发布,这项改革的举措已经悉数落地。
除了上述的两项外,在产品类开放方面还有:持续加大期货市场开放力度,扩大特定品种范围;研究制定交易所熊猫债管理办法,更加便利境外机构发债融资。目前这类举措也持续在落地的过程中,也是四季度可以期待的对外开放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