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关于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十二个猜想

摘要:从2019年以来的政府工作中可以看出,政策在精简负面清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开放行业竞争上下了大力气,引入外资将继续成为明年开放工作的一大重点。此外,下调关税扩大商品进口,稳定外贸,发展贸易服务也将继续推行。2019年8月,我国新设了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模式的扩张以及重点区域如上海、海南的深化将成为接下来重点。

来源:国泰君安(17.56 +0.00%,诊股)证券

作为每年压轴的最后一个重量级政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1994年举办以来,每至年末都备受瞩目。

它的任务承上启下,既要对过去一年经济形势做出研判,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第二年的经济发展规划。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在复盘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今年以来政策走向的基础上,对即将召开的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十二点猜想。

01

2019年

最后一场重量级会议

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以“稳中求进”作为总基调,但在政策主线上经历过两次变化:

1、2012年

提出“稳经济调结构”,要求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

2、2015年

政策主线进入“三去一降一补”,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3、2017年

提出“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基调和主线

\

数据来源:共产党员网、央广网等公开信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纵观2019年主要会议和出台政策,逆周期调节和机制改革为主要方向。

财政政策上,降税减费成为重点,投资支出强调有效性;货币政策上,结构优化取代全面宽松成为调整主要方式,传导机制的疏通成为关键。

从2019年每周召开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看,

1、企业运营相关的议题被讨论的最多,包括营商环境优化、降低成本、知识产权等方向。

2、其次为民生保障、贸易开放和政务工作。

由此可见,今年政府工作在企业运营的优化、对外开放的深化以及民生保障的强化上关注较多。

▼ 201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

主要议题分布

\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注:其他类包括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污染治理、高速路收费站取消、档案管理、机动车回收等)

02

对2020年经济政策的

十二大猜想

2020年,是一个收官年,也是一个开启年。

2020年是我国“实现小康生活”目标的收官年,同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不仅面临完成前期制定的建设目标,也要为“十四五规划”做准备。

因此,在全球经济下行大环境下,如何做好承上启下的交接,或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方向。

1、【财政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仍将继续

由于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还将被强调。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减税降费方向将以落实为主,针对部分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或将深化。

目前已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征求意见稿)》,明年将继续推进。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发布后,专项债配套融资或将获得政策激励。

根据易纲行长在《求是》上发布的文章,我们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结构性政策多于总量政策,并继续提倡“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2、【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重视金融科技

金融稳定委员会在11月召开的两次会议中都提到了“防范金融风险”,与前期不同的是,2017年末提出的“防风险攻坚战”实施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

如今再提,一是为了“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重在优化思路,在改革中化解风险。

因此,今年的金融改革多从资本市场和中小银行着墨,从长效机制的建设去化解金融风险,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是中长期金融工作的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也将逐渐提升。12月5日,央行支持在北京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3、【外资和外贸】:深化开放

从2019年以来的政府工作中可以看出,政策在精简负面清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开放行业竞争上下了大力气,引入外资将继续成为明年开放工作的一大重点。

此外,下调关税扩大商品进口,稳定外贸,发展贸易服务也将继续推行。

2019年8月,我国新设了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模式的扩张以及重点区域如上海、海南的深化将成为接下来重点。

4、【国企改革】:做大做强

2019年,《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等国企改革相关纲领文件发布,国企改革推行至今已进入关键阶段。

据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表述,将“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延续此口径,继续推进混改深化和央企层面的整合。

▼ 国企改革2019年重要政策和主要事件

\

数据来源:国资委,上市公司公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5、【房地产政策】:延续“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我们认为2019年大概率将延续此基调。

同时,易纲行长在《求是》的文章中提出“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对房地产整体融资状况的监测,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对房地产融资进行逆周期调节”,因此明年地产市场融资或也将成为一个关注点。

6、【中小企业发展】:完善企业营商环境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提及最多的议题就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并将在2020年1月1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条例》发布后的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做到“5个进一步”: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

进一步做到简政便民;

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

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

因此,我们预计《条例》配套的措施或将在2020年出台。而根据《条例》,为激发市场活力,中小企业融资受到多方面的鼓励支持,政策对此的倾斜有望继续。

▼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主要内容一览

\
\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7、【科技创新】:建设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体系

为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鼓励科技创新”、“打造新业态”多次在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及。

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动能。

因此,2020年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搭建将继续受到关注。

8、【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了重点任务之首,优胜劣汰和产业创新是主要的两个方向。

我国正朝着“制造强国”的目标发展,因此提升制造业能力是近年来政策引导的重要方向。

2019年11月,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部门将在随后出台配套政策和细则,并推动开展试点。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主要涉及方向

\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9、【消费市场】:提高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

我国从2018年起就加大对促消费政策的制定,从供给、流通、环境等多个方面给与支持。

从2019年政府部门的政策和发言来看,跨境电商、智能服务等新业态发展获得支持,新能源汽车、家电等绿色消费被大力提倡,而旅游、文化、健康、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关注提升。

2019年10月22日,发改委组织召开的促进消费专题会议上,就明确要求“确保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实落地”以及“依托好联席会议的工作平台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 2019年发布的消费类主要政策

\
\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商务部,新华网(21.07 -0.24%,诊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0、【民生】:就业为先,教育和医养仍是重点。

2019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多次提及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问题,作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最直接的感受点,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9年有望延续2018年,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置于最前,同时加大对教育、养老、婴幼儿照护等问题的关注。

《决定》中提到了建设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因此,2020年政策在教育培训上或将有所加重。

11、【乡村振兴】:确保农产品(5.50 +2.04%,诊股)供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要基本形成。

具体要求上,脱贫攻坚取得成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物流基建完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入验收,一二三产业融合创建试点等为需实现的建设目标,相关方向建设将加快。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

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

数据来源:新华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2、【城镇化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重要区域联动效应

重点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具备国家战略意义,将依照各自的功能持续推进。

全国布局下,重点区域间的联动效应加强将有助于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更好的与“一带一路”建设衔接。

新型城镇化发展继续推动,城市群建设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将为主要抓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