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民李政稼的志愿者之路,已走过10个年头。如今她又积极投身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中,身为垃圾分类志愿者,上门宣传、库房值守、引导投放......她是一项不落、件件上心。
67岁的李政稼虽脊椎受到严重损伤,落下先天残疾,但个头不高的她,驼着背走起路来却是相当利索。
“嗅觉不灵敏是我的优势”
垃圾分类志愿者需要与垃圾“打交道”,不仅要做好分类宣传,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还要在垃圾库房旁值守,引导居民正确做好垃圾分类,可以说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工作是志愿服务中最有“味道”的。
自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以来,江南新村对小区三个大门处的垃圾分类设施进行了完善,并安排志愿者轮流值守,确保源头分类率。江南居委会考虑到李政稼的身体情况,就安排她每天上午在小区西门的垃圾库房旁值守。自化身为“库长”以来,李政稼风雨无阻,从未缺席过一天。有一次,她的弟弟特意一早来看望她,她仍坚持先去垃圾库房。
也有人劝李政稼,“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这么辛苦,整天对着这些臭哄哄的垃圾,你还不如在家好好休息。”“嗅觉不灵敏就是我的优势了,我不怕臭。”李政稼笑着回应。
“听声音、闻气味”
李政稼通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还总结了一套辨别错投垃圾的小妙招——“听声音、闻气味”。“听声音”指一般湿垃圾比较重,投进桶里听到的都是“砰”的一声,反之扔到桶里声音较轻的就是干垃圾;“闻气味”指如果垃圾分类投放正确,那么干垃圾桶里基本不会散发臭味,即便是湿垃圾桶,因为会被定时收运,所以也不会有难闻的味道。反之,如果是分类不到位,混投乱投的,那么垃圾桶不到半天就会产生刺鼻的气味。
今年李政稼还经历了一次“过期猪肉”事件。小区西门对面有不少商贩,为了方便省事,他们会将垃圾偷偷投放到李政稼负责的小区垃圾库房。一日清早,李政稼看到对面某店员工将一包黑色垃圾袋包裹的垃圾扔在干垃圾桶中,传来很响的一声“砰”,发觉不对,便立刻走到库房旁打开垃圾桶想将这包垃圾拿出来,“翻开盖子就闻到强烈的腐臭味,我都受不了,而且这包垃圾很重,还有些拿不动,打开一看竟然是过期猪肉。”李政稼说。居委会得知此事后,会同相关执法部门上门与商铺经营人面对面沟通,还为他们上了一课:过期猪肉既不属于干垃圾,也不属于湿垃圾,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今,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强,分类投放的精准率越来越高,这让李政稼的志愿工作更得心应手,“谢谢你们的配合。”这是李政稼对居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居委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李政稼从小生活在江南新村,她这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斜土街道。由于李政稼是一名孤老,所以闲暇之余就经常往居委走动,对小区的情感自然不言而喻,回忆起街道与居委会对她的帮助,她总是说不管年轻时还是现在到了晚年,街道和居委总是在照顾她。李政稼将这些帮助牢记于心,只要居委需要居民“出马”,她都踊跃配合。
“现在趁我还健康,我就想多为江南新村做些事,居委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李政稼说完又转身忙碌起来……
美丽家园,从垃圾分类做起
美好生活,需全体居民参与
越来越多的斜土人加入到这一新时尚中
逐渐迈向“城市水岸 亲邻社区”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