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三在与美国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仪式上承诺,将根据“市况”采购美国农产品,但却深化农户和大宗商品交易员围绕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关税的疑虑。
贸易协议意在缓和近两年来针锋相对的贸易战紧张情势。根据协议,中国承诺在2017年2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20年增购至少125亿美元美国农产品,2021年增购至少195亿美元。
根据听取谈判简报的人士指出,美国总统川普坚持要求中国做出采购农产品的重大承诺,这是谈判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结,因为中国希望拥有按需采购的自由。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周三站在川普旁边表示,中国企业将“根据市场情况”购买美国产品。
在上述表态之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约不涨反跌,触及1个月低位。在贸易战之前,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额最大的农产品。
路透报导,Futures International资深大宗商品分析师Terry Reilly表示,“中国表态之后大豆就不行,‘让市场决定’意味着有可能三年都不会来买。谁知道呢?这意味着要到他们需要而且价格合适的时候才会买。”
芝加哥经纪商Zaner Group首席策略师Ted Seifried表示,缺乏具体采购合约也令人失望。
美国大豆供应商对中国的销售将继续面临巴西大豆的激烈竞争,巴西农户未来几周将开始收成,其产量可能创纪录高位。
在爱荷华州种植玉米与大豆的Charlie Zanker表示,“我认为这项协议不会为美国农户带来重大改变,现在的市场是全球性的。”
协议并未削减美国出口至中国的主要农业出口品关税,不过,川普表示将在第二阶段协议减免关税。即使中国因爆发猪瘟疫情而必须进口更多猪肉,猪肉关税仍高达68%。
中国贸易商也对协议表示怀疑;一名中国谷物贸易商在签署仪式前表示,我觉得中国没有从中得到任何东西,只是花钱换点和平。
根据协议文本,中国承诺加快对进口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审查,期限不超过两年。之前,中国对新品种转基因作物的审核曾达到七年,让美国倍感挫败。而协议文本显示,中国在肉品行业也做出让步,同意取消从美国进口牛肉的年龄限制、放松对牛使用激素的限制以及对动物原产地记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