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跟我一起再把流程走一遍,要确保万无一失。”深夜的火神山医院依然灯火通明,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刚带着队员们打扫完病区,又开始预演收治流程,为迎接新一批患者做最后的准备。
这样的场景,是宋彩萍在战“疫”一线的常态。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至今,她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经常通宵达旦。
肩头有责任,心中有大爱。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白衣战士”宋彩萍始终保持着冲锋姿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铿锵誓言。
“是军人就要随时上战场”
今年除夕夜,一家人做好了年夜饭等着在医院忙碌的宋彩萍,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匆匆赶回来收拾行装、准备奔赴武汉战“疫”的“逆行者”。
疫情告急,军队闻令而动。作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宋彩萍主动请战带队出征。
走出家门之前,儿子两眼含泪,给了妈妈一个有力的拥抱。这一抱,让宋彩萍想起了6年前出征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那一年,儿子11岁,他说那里太危险,抱着妈妈不让走。宋彩萍不得不撒了一个谎,她告诉儿子,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妈妈要去那里照顾与他同龄的孩子。
这次,面对已经比她高一头的儿子,宋彩萍只能如实相告:“妈妈是军人,是军人就要随时上战场。”
1月24日,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包括宋彩萍在内的陆军军医大学150名医疗队员,乘坐军机抵达武汉。
时间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责任。感染患者急待治疗,防护物资供给困难,刚到武汉的前几天,宋彩萍满脑子都是如何第一时间救治病人、如何确保医护人员安全等,交接病房、划分病区、设置通道、紧急筹措急用药品和防护用品……一项项工作忙得她脚打后脑勺,有时不知不觉就是一个通宵。
抵达武汉的头4天里,宋彩萍累计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即使通宵连续奋战,第二天工作她依然劲头十足。队员们敬佩地称她“永动机”。她说:“这是在跟疫魔打仗,必须争分夺秒。”
“哪里最忙,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从金银潭医院到火神山医院,宋彩萍忙碌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到武汉1个多月了,她从来没有在凌晨2点之前睡过觉。春节期间,她收到亲友上千条祝福和提醒的信息,到目前为止还有近200条短信她没来得及翻看。
从文职干部到技术大校的30年军旅生涯,宋彩萍先后6次参加海上、高原卫勤任务,4次参加国际医疗救助活动,每次冲锋,她都奋不顾身。
宋彩萍(中)鼓励即将进入“红区”的医疗队员。张旭航 摄
“隔着防护服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爱”
“红区”,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所在的高危污染区。
在一般人看来,“红区”是一个病毒肆虐、人见人怕的地方。可宋彩萍却带着护理人员让“红区”变得温暖温馨。
一次查房时,宋彩萍发现患者甘先生胃口不好不愿吃饭,耐心询问得知甘先生牙不好,病房饭菜不好咀嚼。“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这应该是个普遍的问题。”她立即协调后勤保障部门,请他们在饭菜配备时,多一些柔软易消化的饭食。当天晚上,患者们就吃到了香喷喷的鸡蛋羹。为表达谢意,甘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诗:“火神山上雪花飘,鬼门关前心绪糟;千年春秋生与死,我信天使夺屠刀。”
一位老大娘在病房里走路活动身体,病号服裤子有些宽大,走路时裤腿拖在地上,很容易绊倒。宋彩萍见了,急忙蹲下为她挽好裤腿,并扶着她走回病床。整个动作自然体贴,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
用手势传达问候,在防护服上画笑脸,给患者带一些零食,帮助患者穿衣吃饭……在宋彩萍的带领下,医护人员把患者当亲人,想方设法营造家一样的氛围。看到患者藏在床底下的便盆,护士詹思源悄悄端去清理干净;得知患者生日,护士刘晓青想办法给他送去长寿面;在护士黄文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下,患者张大爷日益好转,说黄文“比儿子还亲”……
宋彩萍对患者心中充满了爱,隔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患者也能从她身上感受到浓浓的关心关爱。每次进入病房,患者都跟她都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在病房的时间,都会超出计划,最长一次她在病房待了5个小时。
“虽然看不到你的模样,但我记住了你照顾我的样子。”一位患者写了一首诗送给宋彩萍:“你就是白衣天使,为我们带来爱和希望……”
队员进“红区”前,宋彩萍(左)细心帮她们做好防护。张旭航 摄
“绝不能让一名队员掉队”
疫区武汉,地方医护人员不慎被病毒感染的消息,深深刺痛了宋彩萍,作为负责护理感染控制工作的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既要打胜仗,还要零感染,绝不能让一名队员掉队。”
1月26日下午,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独立负责的金银潭医院两个病区收治首批患者,14名医疗队员主动请缨进入“红区”,这些人大多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既是护理“参谋长”又是病房“大管家”的宋彩萍因工作原因无法分身进入“红区”,这让她的心也悬了起来。
每个人需要穿戴11层防护装备,穿脱的任何一个细节出现疏漏,都有被感染的风险。宋彩萍反复讲解穿戴动作要领,反复检查穿戴是否符合要求,把每一个细节看了又看,但她仍然放心不下,一直守在病房外。
当护士白秀梅从 “红区”出来时,看到宋彩萍熟悉的身影,眼泪一下就出来了。白秀梅说,“有宋姐做坚强后盾,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2014年10月,宋彩萍作为首批医疗队护理部主任,率领来自全军11所医院的68名护士组队出征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和经验,宋彩萍成为队员的主心骨,是大家眼中可以以命相托的人。
“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让我们的战友被病毒感染。” 宋彩萍认为,传染病治疗一点也马虎不得。
为了将金银潭医院普通病房改造成传染病用房,她带头研究病区结构,绘制防护流程路线图。为了让区域划分和进出路线更加科学合理,她一趟一趟走,一遍一遍改,小小一张图纸反复修改了10余遍。
“不能提前进入红区” “要保持安全距离”……宋彩萍每天都要叮嘱队员严格操作程序、严守工作规定,队员们都说她是“婆婆嘴”。
在队员眼里,宋彩萍是位暖心姐姐,可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她则毫不留情面。一次,在火神山医院病房里,一名医护人员在半污染区加戴外科口罩和外层帽子,宋彩萍当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穿戴防护装备有着严格规范,如果随意穿戴,可能导致交叉混穿,带来极大感染风险。”
因工作突出,2月初,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给宋彩萍记二等功。战友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可她却说:“人民健康,才是最大的军功章。”(李大勇 张旭航 陈晓霞)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