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让一个新的网络现象成为热词,那就是“带货”。在疫情之前,带货是网红的专利。而如今,主持人、企业CEO、市长、县长、普通人、博物馆、书店、景点、剧院都开启了各自的“带货”之路。就连我们熟悉的某同事、某邻居,也时常出现在“带货”的热潮中。
一个全民带货的时代,已经到来!
官员、主播、企业家,
人人可以带货
“咱们这款子母床,跟普通床占地面积差不多,但多了一倍的使用面积,二层护栏还特地加高,可以防止小朋友掉下来。线下至少卖1万,今天只要2000多,直播间还有300元专属优惠券。”
3月29日,睢宁县县长薛永现身网络直播推介家具和美食。截至当日19时,共计131万用户涌入直播间,购买超过1000件子母床,帮助本地企业实现销售额超过300万元,直接带动全网沙集家具单日总销售额超700万元。
除了带动家具复苏之外,薛永还在直播间化身“吃货主播”,为特色粉皮、稻虾米、豆卤鱼等睢宁菜系特产代言,当天带动了睢宁特产美食订单量超过12000单,“睢宁特产”相关搜索次数当日上涨了420%。
面对媒体,薛永表示,这次直播带货主要是想通过自己为睢宁商品站台,对外增强消费者信心,对内传递政府支持本地企业探索转型发展的信号。同时,也为了帮助本地企业尽快从疫情中恢复出来,借此机会推介并打响睢宁区域品牌第一枪。
政府官员往往以严肃的形象、规范的语言示人,如果政府官员都可以直播带货,那还有谁不可以呢?
4月1日,一个普通的愚人节,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走上了直播带货的舞台,在抖音平台的三小时直播中,他共推荐了22种商品,当晚这些商品的销售总额超1.1亿元。
4月6日,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与带货达人李佳琦首次搭档,为央视新闻公益专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带货直播,2小时完成4000多万元的交易额。一周后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与演员王祖蓝搭档,将交易额提升至6100万元。朱广权和欧阳夏丹也因此有了新网名:小朱配琦,欧阳下单。
名人网红们纷纷将带货带出了新高度,一些并不熟悉直播规则的品牌CEO和零售商们,也在疫情的倒逼下,靠着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对产品性能信手拈来的硬实力成功突围,化身直播间里的新生代流量,带领各自企业积极自救。
2月28日下午,苏宁易购华东大区执行副总裁徐海澜和海尔上海总经理李计坤一起,在苏宁浦东第一店做了场直播,粉丝的观看人数达到20万,销售成绩突破了350万元。徐海澜说:“很多粉丝留言鼓励,我当时就觉得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群人在互相打气。”3月23日,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现身疫后行业回暖第一站三亚,在亚特兰蒂斯酒店开启了他人生第一场直播,并在1小时内卖掉了价值1000万元的酒店套餐。
就像当年非典成就阿里巴巴和京东一样,新冠肺炎疫情成就了网上带货直播的新销售模式。仅拼多多在近两个月内就举办市长、县长、区长直播带货活动近50场,售出滞销农产品超过6亿斤。官员、企业家和网红们用实际行动诉说了一个真理——只有和时代同频共振,才是拯救企业、谋求发展的不二法宝。
小区群、同事群、商家群,
处处是带货场景
突然暴发的疫情让全民宅在家成为了一种“迫不得已”,“买东西,进群说”已经成为疫情带给人们的新习惯。生鲜、水果、日用品,生活所需的各种东西都能在群里买到。南京新百、金润发超市、多伦多海鲜自助餐等各类商家纷纷开建微信群,设专职人员在群内带货。
网友“蓝玫瑰”是江宁某小区业主群的群主,每天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各种蔬菜、肉类的图片、名称和价格逐一填进一款接龙小程序,然后分享到业主群里。不一会儿,手机上就频繁响起提示音,告诉她已经有业主下单了。到了下午取货的时间,蓝玫瑰还要和配送员对接,清点所有物品,并在小区货架现场看顾,直至大家把东西全部取走。她说:“大家的初衷只是在疫情严重时线上团购,如今接龙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团建和社区文化一样把大家联结在一起。”
随着全面复产复工,单位同事群日渐活跃,不经意间身边的同事也成了带货达人。
爱吃会吃又怎么吃都不胖的体质,让美食编辑小易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疫情期间,一家很熟悉的餐饮公司因为闭店滞销了许多囤积的牛肉,小易把团购链接往单位群里一扔,一天不到就接到了62个订单接龙,这个成绩激起了他的兴趣,“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餐饮方面的资源多,而且都是星级酒店,产品品质有保障,同时媒体又有用户资源,正好搭建这样的桥梁,给供需双方都提供点方便。”于是,小易新建了一个群就叫“某某公司第三食堂”,开始他的带货生涯,红丝绒蛋糕、麻辣小龙虾、卤味拼盘、新鲜水果、咖啡下午茶……就连干洗服务也成了他带货团购的内容之一。
小易告诉记者,为了服务好同事们,他除了事必躬亲,率先体验所团之物,还经常设身处地思考同事们究竟需要什么。“据我观察,单位的同事都很有情调,所以甜品蛋糕下午茶特别受欢迎。还有如干洗、净菜之类的服务都是职场人士的最爱,所以我会去谈一些这样的服务来开团。”在如此贴心暖心地经营下,小易的“第三食堂”不到两周就迅速满员,并开起了“第四食堂”,找货源、发布团购接龙、开直播、售后维护,他俨然成了“总经理”。
而总经理在带货的时候特别像一线销售员。江苏舜天海外旅行社总经理朱茂嘉的朋友圈在3月的某一天突然画风突变,发起了各种带货小广告:上市的新茶由苏州东山茶场直供;热销冠军“新疆花园纯牛奶”1箱20包;青岛大虾4斤礼盒装冷链直发……旅游业是疫情中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朱茂嘉带着同事转型发展,公司所有员工在朋友圈转发带货,也为公司自救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通道。
无处不在的带货场景令置身其中的我们深切感受到全民带货的热闹氛围。在南大心理健康教研中心主任费俊峰看来,全民带货首先是商家的生存需要,从心理需求来说,各种带货形式也满足了每个人的参与感、满足感以及认同感。
全民带货一方面是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也具有社交属性,并引起了销售模式的新变化。以前店家和顾客因为供需关系而连接,而现在人们因为社群化生存而产生交易。疫情加速了销售模式的瓦解和重构,今天的买方和卖方有可能因共同兴趣爱好或相投的审美情趣、统一的价值观而聚在一起,成为熟人。只要你有专长、有趣味,就可以吸引很多人,与其说直播带的是货,倒不如说带动的是人心。能和买家共情是一种核心能力,而购买行为则是这种行为带来的副产品。
从商品到文化,
带货渗透物质和精神生活
疫情之下,诸多领域内的企业面临生存挑战。除了实体零售、餐饮等商家积极开展线上自救外,文化、旅游行业也纷纷转战线上。
继先锋书店等多家实体书店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后,不少出版机构也将目光投向线上。主打世界文学图书出版的译林出版社,一个月来,在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多个平台同步进行了多场直播,涉及文学、社科、童话等领域,每场实时观看、互动的在线读者多达一千多人。“知识干货的直播符合读者的核心需求,优质内容是出版社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发展优势。”译林出版社营销推广部副主任龚文宇说。同样开启直播带货的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傅梅则认为,直播的社交功能正在强化书籍陶冶精神、慰藉心灵的作用,当下的观众正需要“贴心”的陪伴式、聊天式直播。
而当闭馆70多天的故宫在万众期待中开启了2020年首场网络直播时,上亿观众涌向直播室。隔着屏幕,观众们看到了故宫里的杏花、海棠、梨花配着红墙黄瓦的宫殿,美得令人心醉。故宫之外,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30多家国内著名博物馆也纷纷开启云游模式,直播带货。仅从淘宝直播推出的“云春游”来看,该项目累计吸引了近千万人次在线参观,相当于法国卢浮宫一年的客流量。
从商品到文化,可以看出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南京大学当代研究院院长助理陆远表示,相比日常快消品,文化产品更适合直播带货的模式。陆远说,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更看重的是其精神内涵和对心理的影响。而我们购买文化产品也是在精神上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是在精神层面上构建一种消费的场景,互联网天生具有很强的塑造场景能力,文化消费产品也生来具有这种精神性和非物质性,它们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特别适合这种直播销售的代入。费俊峰建议,在全民带货的热潮下,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样式来推荐我们所在地的文化,比如说宣传南京,江苏的文化、旅游、民俗、历史传承等,讲好中国故事。
其实,无论商品还是文化,全民带货的底层逻辑是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的基础设施,并驱动着生产、运输、仓储、物流的正常运转。当面对面的社交因疫情而中断后,我们仍然能在网络世界中实现各种沟通、交流和交易。今天的中国,是全球互联网普及度最高、互联网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即使全民禁足,人们仍然可以安心宅在家里,通过线上购物、群内团购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正是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信用、下单、支付体系,支撑着人们从之前的博主、群主“进化”到了带货的货主。
当我们身处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所描述的消费社会,消费成为人与人、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作为新生现象,全民带货中的问题也引起了关注。中消协3月31日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显示,“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货不对板”成为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行业最集中的“吐槽”。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种新业态,“直播带货”需跳出“挣快钱”的桎梏,前置化风险处置,避免走上以往电视购物风险频出的老路。
伴随疫情兴起的这股全民带货热潮到底能持续多久?线上带货的形式到底是新风口,还是特殊时期下的昙花一现?时间将会给出答案。(高利平)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