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不变: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不变 总成本再降10%

摘要:数据显示,中国海油一季度生产原油、天然气分别同比增长6.8%和8.1%。对国内从事上游勘探的主力“三桶油”而言,在长期低油价环境中继续推行增储上产意味着特殊的压力。对此,中国海油内部已明确提出,面对低油价,坚定生产经营目标不动摇。

新冠疫情抑制燃料需求、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全球石油公司正经历“至暗时刻”,国内能源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澎湃新闻5月13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了解到,根据国际油价变动情况,近日中国海油在保证国内投资项目比同期增加的前提下,通过降本增效等措施对年度投资作出相应调整,提出总成本降低不少于10%,通过推进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现降本50亿元、亏损企业治理工作要实现减亏50亿元的新目标。

在4月初召开的中国海油“坚决打好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表示,要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的充分准备,利用低油价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应对市场的竞争力。

低油价寒冬往往会倒逼石油企业缩减资本开支、在极限油价下为了生存咬牙压缩成本。在2014年至2016年的低油价周期中,中国海油是桶油成本下降最多的国内油企。据澎湃新闻了解,面临当前低油价形势,中国海油将在2019年桶油完全成本同比下降9%、创近10年来新低的基础上,继续努力降低桶油成本,全力应对低油价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不变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和低油价双重挑战,中国海油表示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保障国内油气资源稳定供应。数据显示,中国海油一季度生产原油、天然气分别同比增长6.8%和8.1%。

对国内从事上游勘探的主力“三桶油”而言,在长期低油价环境中继续推行增储上产意味着特殊的压力。对此,中国海油内部已明确提出,面对低油价,坚定生产经营目标不动摇。

2019年初,中国海油制定了强化国内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探明储量翻一番,国内原油年产量比2018年增长约1100万吨。过去一年,中国海油国内海上三维地震和探井工作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勘探成功率、油气田发现数量和探明储量均处于历史高位,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增量的55%。

当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仍有较大潜力,我国近海石油尤其是天然气勘探仍处于初期阶段。大力提升国内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春节和疫情期间,国内120余个在产海上油气田全部正常生产,海上钻井、陆地建造齐动工,上游油气生产单位14个产能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渤中19-6、陵水17-2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有序推进。

全员全过程全流程的成本管控

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将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协同效应,形成专业化、市场化、集团化的管理模式,着力推动精益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着眼内部挖潜,多措并举实现降本增效任务目标,加大全员全过程全流程的成本管控。

成本的压缩来自内部精细挖潜。比如,今年以来,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采取各项降本措施和技术深入挖潜,确保在生产油气田稳产增产:秦皇岛32-6油田通过技术管理和优化等低成本措施,实现日增油220立方米;曹妃甸11-6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强化技术降本,提速提效缩短工期,油田群产油量已超7600立方米/日。

全方位降本增效的同时,中国海油在油气领域已设立实施5个科技重大专项,将提升自研产品技术能力和作业规模,提升作业时效、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汪东进称,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全球能源行业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没有变。

他说,近年来中国海油抓住数字经济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跨越,通过建设“智慧海油”,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加快推动“智能油田”和“智慧油站”建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